首页 > 资讯 > 主人公叫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小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畅读全文版全文免费阅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畅读全文版》最新章节目录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畅读全文版
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著
本文标签: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小说推荐
来源:cd 主角: 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时间:2023-11-01 22:01:58
小说介绍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创作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第9章项目成本管理9.1项目成本管理概述9.1.1有关成本与成本管理的概念1.什么是成本?在项目中,成本是指项目活动或其组成部分的货币价值或价格,包括为实施、完成或创造该活动或其组成部分所需资源的货币价值具体的成本一般包括直接工时、其他直接费用、间接工时、其他间接费用以及采购价格项目全过程所耗用的各种成本的总和为项目成本2.什么是项目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受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约束,项...
第5章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是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的代表作之一,这本教育、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深受读者喜爱。目前,小说总字数超过45.2万字,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书。
书友评论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章节推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内容简介
序言
作品阅读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国家信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被认为是与土地、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因特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信息空间,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崭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震撼全球,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1.1.1 信息
1.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
各种文献中有许多对于信息的不同理解和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个论述第一次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相提并论。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Shannon)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个论述第一次阐明了信息的功能和用途。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还有,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说法不完全一致。维纳的说法和哲学界的说法是从客观的角度给出的表述,香农的说法和另一种流行说法是从信息接收者主观的角度给出的判断。
总的来说,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前者是纯客观的层次,只与客体本身的因素有关,与主体的因素无关;后者则是从主体立场来考察的信息层次,既与客体因素有关,也与主体因素有关。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因为它的纯客观性而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则因为考虑了主体因素而成为最适用的概念。
2.本体论信息概念
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按照这个定义,所谓得到了某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知道了这个事物处在什么样的运动状态,以及这个运动状态会按照什么方式发生变化。
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领域的精神现象;“运动”是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或过程;“状态”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形态;“状态变化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的动态变化情形。由此可见,哪里有事物和事物的运动,哪里就必然有本体论信息的存在。世间事物无处不在,本体论信息无处不有,本体论信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
3.认识论信息概念
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由于引入了主体的因素,认识论信息的内涵变得比本体论信息更丰富了。按照这个定义,所谓得到了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不仅知道了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表现形式,而且知道了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含义以及它们对主体的价值。
因此,如果获得了足够的认识论信息,就可以根据它的形式、含义和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反之,没有充分的认识论信息,人们的决策就可能带上盲目性。这就是认识论信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巨大作用。
从上面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认识论信息与本体论信息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核心都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因素: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去除主体因素,认识论信息就转化为本体论信息。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地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1.1.2 信息化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1-1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1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
1.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向其他5个要素提出需求,而其他5个要素又反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就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劳动效率,提供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推进国民经济更加迅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的同时,对其他4个要素提出需求。
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开发利用的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又是不可再生、不可共享的。而且,对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界的破坏。与此相反,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开发利用不但很少产生新的污染,而且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污染。
3.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信息网络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
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发展模式。三种网络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我们必须积极支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发展,处理好三网之间的关系,促进三网逐步融通和融合,保证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依靠从国外购买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信息化。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为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关键的信息技术和装备必须由我们自己研究、制造、供应。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才能满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品与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5.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和管理队伍,才能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体系各要素都需要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人才的支持。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以及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增强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职业培训工作。还要重视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工作。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抓紧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各种法规及配套的管理条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造成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还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执法体系及监督体系。标准规范是技术性的法规。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之后,标准规范对于我国自主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有计划地确立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各类标准规范。
1.1.4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战略方针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推动军民结合,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3.战略目标
2006~2020年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①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②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③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基本建成国际领先、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提升到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条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④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1.1.5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1)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2)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3)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4)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东部地区知识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2.推行电子政务
(1)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因特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2)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4)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1)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的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2)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3)加强因特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因特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因特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因特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4.推进社会信息化
(1)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2)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3)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4)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1)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因特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
(2)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加强宏观管理,拓宽多种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对生产、流通、金融、人口流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优先领域的信息需求。
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1)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外围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技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优化环境,引导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并购,推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国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和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应用能力。
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1.2 电子政务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2001年12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将电子政务建设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首要工作。至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推进时期。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我国电子政务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以电子政务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广义的政务概念除包括上述电子政务外,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和电子人大等。
2.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当然,政府部门的内部网络除支持政府内部业务之外,更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
1.2.2 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1)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防止各自为政。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讲求实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当前要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健全法制,建设和整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要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与软件,逐步推进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定并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2.3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目标
“十五”期间,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这些工作完成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将得到较大改善和加强,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主要任务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概括为: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统筹协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合政府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完善重点业务系统,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系统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推进政务公开,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分为如下8个方面。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要统一标准,利用统一网络平台,促进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在运行中逐步完善。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为了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4 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和金水8 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业务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党的工作业务系统建设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提出。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为了满足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要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各级政务部门要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在内部业务网络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近两年重点建设并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综合门户网站,促进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扫黄打非”等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组织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逐步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标准和规范。今年要优先制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标准,加快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今年要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机构。
(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推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科学的审议和评估机制。
(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电子政务建设具体项目要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审批,做好前期审议、可行性研究、采购招标、监理和验收工作。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由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实施方案;业务系统和信息库建设,由各部门按照分工组织实施;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在近期内,协同或组织有关部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体系和安全规范的制定,明确提出统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授权体系、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为各部门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3)稳步推进,严禁重复建设。各部门、各地区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积极稳妥地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特别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系统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规范业务流程,增加网上业务,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各地要按照统一要求,加快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建成或调整为与中央政务网络标准一致的政务统一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严禁重复建设。
(4)利用统一网络平台。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5)规范试点。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组织电子政务建设的试点与示范工作。要明确重点、抓出实效,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追风。有关部门已经开展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要根据本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
(6)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电子政务建设所需资金,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负担的方式予以解决。中央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从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安排;中央电子政务系统建成之后的运行经费,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在预算中予以安排。地方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对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
(7)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要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政策,实施有利于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国内软件和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制定电子政务项目概算标准,保障运行维护和培训经费,特别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
1.3 企业信息化
1.3.1 企业信息化概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建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荧屏上。真正实现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企业信息化内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察,企业信息化是劳动工具的技术进步。1945年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并彻底改造了企业的研发、制造、办公和管理,使传统的人工作业工具发展成智能化、自动化作业工具。所以,以60多年的历史为坐标轴观察企业信息化,沿轴是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的过程,在某一轴点上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形态。
1)企业信息化结构
(1)产品(服务)层
(2)作业层
(3)管理层
(4)决策层
2)企业信息化概念
概括地说,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2.企业信息化必须走两化融合之路
铜器替代石器,铁器替代铜器,人类社会的前进总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的。一个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是:信息技术作为崭新的工具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企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
企业生存环境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的丰富性、流动性和价值化,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传递、共享和应用来展开。企业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增强信息处理能力,使人、技术和过程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发展和强化其核心能力,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在100年前已完成工业化,其企业信息化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组织管理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好像使用石器工具的民族去和使用铜器工具的民族竞争一样,输赢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们不能等工业化完成后才开始信息化或停下工业化只搞信息化,而是应该抓住网络革命的机遇,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打基础,走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融合、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3.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WTO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涵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企业信息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互动关系,彼此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也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WTO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可以享受多边贸易体制协议框架下的各种权利和最惠国待遇,平等地参与国际商贸合作。另一方面,国外跨国公司将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跨国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推行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和供应链的完善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够促进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一方面,企业通过推广应用CAD、CAM和CIMS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检测、销售、物料供应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增强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沟通,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起伏能迅速反馈到企业,使企业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订单,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推行企业信息化,企业可以把经营过程中的各有关方面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可以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因此,过去单一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通过 ERP、CRM 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产成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的管理,促进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快速流动,有利于完善企业供应链。
3)有利于企业面向市场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竞争中的“大”吃“小”正在转向“快”吃“慢”。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原有的塔型结构被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层的反馈更为迅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4)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
推行企业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我国在现阶段推行企业信息化是一种跨跃式的发展,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举措。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情况呈现出极大不相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前者为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我国的企业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发展,在信息化的同时完成工业化进程。这种两步并作一步的举措,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内在发展动力,对企业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时,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密切结合,注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坚持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注重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使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高度融合,甚至就成为业务本身。
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企业信息化不可能从国外买来,必须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咨询业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又为信息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与我国信息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企业信息化面临着诸多政策环境问题,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应发挥政府的指导、扶植及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的制定、统筹规划及协调、资金投向的引导、重点项目的支持、规范市场竞争等,营造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
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安全问题越是重要和突出。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每一个企业切身利益。企业信息化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的先进生产力,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是信息技术得以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失去了它们,信息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容易出现投资浪费、利用率低,甚至系统闲置的现象。
要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和科学决策等提供重要支持。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企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从企业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7)“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要注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盲目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各区域、行业以及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各自特点,分类指导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推进的速度不能强求一律,信息化不仅要与本区域和领域的自身发展相协调,互为促进,而且要与国家信息化进程协调发展。
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服务并促进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
5.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是: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为重点,以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为龙头,扩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实力。
通过政府引导,明确企业信息化的方针目标,帮助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化意识,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效益原则。
企业信息化应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企业信息化是政府推动下的企业行为,只有坚持以经济效益和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企业才会有动力,才能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②“一把手”原则。
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最高负责人负责制,就是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把手”亲自抓的原则,成立有企业高层领导参加的信息化建设机构,负责总体设计及日常事物处理。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业务流程重组,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企业内部利益再分配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单靠信息技术部门推进信息化将是很困难的。
③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是企业一项长期发展的任务。企业要近期、中远期目标相结合,针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运用资金,逐步进行建设和完善。
④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信息和信息处理的规范和标准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流程规范化,数据标准化,是制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要给予足够重视,要为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⑤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于人的素质,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否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和能力,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为企业现代生产、管理和经营服务。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要形成高水平、稳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
1.3.2 企业资源计划
1.演进中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
ERP概念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是由MRP逐步演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基本 MRP、闭环 MRP、MRPⅡ和ERP这4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的基本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
基本 MRP 是由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Operations Management,APICS)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基本MRP聚焦于相关物资需求问题,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信息,制定出相关物资的需求时间表,从而即时采购所需物资,降低库存。
MRP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进行物料需求量的计算,与传统的手工方式相比,计算的时间大大缩短,计算的准确度也相应地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
20 世纪 60 年代时段的 MRP 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其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为此,MRP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闭环MRP系统除了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外,还要编制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CRP),并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一起纳入 MRP。MRP 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以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为了保证实现计划,MRP使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 MRP 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计划的执行及控制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闭环MRP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能力需求计划的运算过程就是把物料需求计划定单换算成能力需求数量,生成能力需求报表。当然,在计划时段中也有可能出现能力需求超过负荷或低于负荷的情况。闭环 MRP 能力计划通常是通过报表的形式(直方图是常用工具)向计划人员报告,但是尚不能进行能力负荷的自动平衡,这个工作由计划人员人工完成。接下来,闭环 MRP 将客观生产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反馈到系统中,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以使各种资源既能合理利用又能按期完成各项订单任务。闭环 MRP 在基本 MRP 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将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纳入计划;并且在计划执行中根据反馈信息平衡和调整计划,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协调统一。
3)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
(1)MRPⅡ结构。
20世纪70年代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显然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储,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和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称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由于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与表示与物料需求计划的MRP相区别,而记为MRPⅡ。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各部充分发挥作用,整体协调发展。MRPⅡ的逻辑流程图如图1-2所示。
在流程图的右侧是计划与控制的流程,它包括了决策层、计划层和执行控制层,可以理解为经营计划管理的流程;中间是基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并且反复调用。这些数据信息的集成,把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沟通起来,可以理解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左侧是主要的财务系统,这里只列出应收账、总账和应付账。各个连线表明信息的流向及相互之间的集成关系。
(2)MRPⅡ的特点。
MRPⅡ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每一项特点都含有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人员素质或行为变革两方面,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① 计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MRPⅡ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但始终保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一致。MRPⅡ把通常的计划决策、计划制定和计划执行这三级计划管理统一起来,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技术、由粗到细逐层优化,计划下达前反复验证和平衡生产能力,车间班组只能执行计划、调度和反馈信息,计划制定层和计划决策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处理好供需矛盾,从而保证计划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
图1-2 MRPⅡ逻辑流程图
② 管理的系统性。
MRP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企业所有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结成一个整体,各部门都从系统整体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工作质量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改变了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团队精神得到弘扬。
③ 数据共享性。
MRPⅡ是一种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部门都依据统一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任何一种数据变动都能及时地反映给所有部门,做到数据共享。在统一的数据库支持下,按照规范化的处理程序进行管理和决策,改变了过去经常出现的那种信息不通、情况不明、盲目决策、相互矛盾的状况。
④ 动态应变性。
MRPⅡ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要求跟踪、控制和反馈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可随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响应,及时应对,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⑤ 模拟预见性。
MRPⅡ具有模拟功能。它可以解决“如果怎样……将会怎样”的问题,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而不是等问题已经发生了再花几倍的精力去处理。
⑥ 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MRPⅡ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把实物形态的物料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财务部门及时得到资金信息用于控制成本,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和经营情况,随时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经营管理层指导和控制经营生产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表明,MRP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实现制造业企业整体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
4)20世纪90年代的ERP系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跃进步,20世纪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应运而生。
(1)管理范围向整个供应链延伸。
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Ⅱ主要侧重对本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
(2)可同期管理企业的多种生产方式。
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MRPⅡ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是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角化经营需求。
(3)在多方面扩充了管理功能。
在管理功能方面,ERP除了MRPⅡ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的管理。
(4)支持在线分析处理。
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MRPⅡ的生产过程控制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运输和销售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应变、客户满意度和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
(5)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
在MRPⅡ中,财务系统的功能是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为价值信息,是物流的价值反映。而ERP系统则将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现代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企业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ERP系统应用完整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应用需求。
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ERP系统得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ERP 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Business、eCommerce)和电子数据交换(EDI)。
2.ERP系统概念及特点
1)ERP系统概念
如前所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在MRP中引入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RP。一般来说,ERP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ERP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是一套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综合运用数据库、面向对象、图形用户界面(GUI)和网络通信等计算机技术,实现系统化的企业管理。企业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包括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运输工具等;软资源则包括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和员工的劳动热情等。企业的运营过程就是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通过ERP系统管理企业资源,使得企业能够合理分配和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加强企业的竞争力。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基础,反映了信息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ERP系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些主流品牌系统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和强大,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典型的ERP系统一般包括系统管理、生产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作业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质量管理、动力管理、总账管理、应收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现金管理、成本核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分销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领导查询、运输管理、工程管理、档案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选择和集成这些模块,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
2)ERP系统特点
(1)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ERP系统作为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统一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ERP系统的统一性突出地表现在系统使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数据仓库,每个子系统都在这个中心数据库上运行。通过数据的集中统一,使得各部门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共享和传递。
(2)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ERP系统和企业的业务流程紧密相关。企业实施ERP系统,不是简单地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企业现行业务流程固化,而是要按照建成现代化企业的目标将企业现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并且让ERP系统支持优化重组了的业务流程,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目的,这就要求ERP必须是面向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可以实现先进的ERP技术与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之间的互动。
(3)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系统企业具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部门设置和不同的业务流程。企业之间千差万别,但又同时具有一些相同的基本业务。ERP厂商通常做法是:开发一些通用的基本模块以支持诸多企业的大致相同的基本业务;再分别开发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软件模块,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将所选择的通用模块和定制模块进行组合,构造适合本企业需要的ERP系统。
(4)ERP是开放的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运营必然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发生联系。ERP系统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的高墙之内,必须将企业的外部相关信息,较为突出的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纳入ERP系统的处理范围。
3.ERP系统的功能
1)财会管理
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例如,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以往的凭证输入之类的手工操作。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和多币制等部分构成。
● 总账模块:其功能是处理记账凭证输入、登记,输出日记账、一般明细账及总分类账,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它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应收账、应付账、固定资产核算、现金管理、工资核算、多币制等各模块都以其为中心来互相传递信息。
● 应收账模块:该模块用于处理企业应收的由于商品赊销而产生的正常客户欠款账。它包括发票管理、客户管理、付款管理和账龄分析等功能。它和客户订单、发票处理业务相联系,同时将各项事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导入总账。
● 应付账模块:会计里的应付账是指企业应付购货款等账,它包括了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支票管理和账龄分析等。它能够和采购模块、库存模块完全集成以替代过去烦琐的手工操作。
● 现金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以及零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核算。它包括了对硬币、纸币、支票、汇票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在 ERP 中提供了票据维护、票据打印、付款维护、银行清单打印、付款查询、银行查询和支票查询等与现金有关的功能。此外,它还和应收账、应付账、总账等模块集成,自动产生凭证,过入总账。
●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该模块用于完成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以及折旧、有关基金计提和分配的核算工作。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的现状有所了解,并能通过该模块提供的各种方法来管理资产,以及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它的具体功能有:登录固定资产卡片和明细账,计算折旧,编制报表,以及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并转入总账。它和应付账、成本和总账模块集成。
● 多币制模块:该模块是为了适应当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币结算业务的要求增多而产生的。多币制将整个财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各种币制来表示和结算,且客户订单、库存管理及采购管理等也能使用多币制进行交易管理。多币制和应收账、应付账、总账、客户订单和采购等各模块都有接口,可自动生成所需数据。
● 工资核算模块:该模块用于自动进行企业员工的工资结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项相关经费的计提,它能够登录工资、打印工资清单及各类汇总报表,计算计提各项与工资有关的费用,自动做出凭证,导入总账。这一模块是和总账、成本模块集成的。
● 成本模块:该模块将依据产品结构、工作中心、工序和采购等信息进行产品的各种成本的计算,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规划。还能用标准成本或平均成本法按地点维护成本。
(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主要包括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其中,财务计划是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账户分析等;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做出有关资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
2)生产控制管理
生产控制管理功能是 ERP 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使得生产流程能够自动前后连贯地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耽误生产交货时间。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首先,企业确定它的一个总生产计划,再经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生产,采购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采购等。
(1)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各周期的工作任务,包括产品种类和数量等。它将生产计划转为产品计划,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精确到时间、数量的详细进度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安排,是一个稳定的计划。
(2)物料需求计划。在主生产计划决定生产多少最终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企业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的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现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加工多少、采购多少的最终数量。
(3)能力需求计划。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将所有工作中心的总工作负荷与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后产生的详细工作计划,用以确定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是企业生产能力上可行的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是一种短期的、当前实际应用的计划。
(4)车间控制。这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作业计划,是将作业分配到具体各个车间,再进行作业排序、作业管理和作业监控。
(5)制造标准。在编制计划中需要许多生产基本信息,制造标准就是重要的基本信息,包括零件、产品结构、工序和工作中心,都用唯一的代码在计算机中识别。
3)物流管理
(1)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和销售客户等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在销售管理模块中大致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 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② 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
③ 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
(2)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本。它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精确地反映库存现状,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存。其功能涉及以下三方面。
① 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作为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② 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产的产品也同样要经过检验入库。
③ 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3)采购管理。
① 确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
② 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
早期的ERP系统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供应链)为中心的。但近年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被视为企业的资源之本。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被加入到了ERP系统中来。这使得ERP系统更加充实和丰富,也使得传统方式下的人事管理发生了变革。
(1)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① 对于企业人员、组织结构编制的多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和运行分析,并辅之以图形的直观评估,辅助管理者做出最终决策。
② 制定职务模型,根据该职位要求、升迁路径、培训计划与该职位任职员工的具体情况,系统会提出相应的培训、职位变动建议或升迁建议。
③ 进行人员成本分析,并通过ERP 集成环境,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2)招聘管理。
① 优化招聘过程,减少招聘业务工作量。
② 对招聘的成本进行科学管理,从而降低招聘成本。
③ 为选择聘用人员的岗位提供辅助信息,并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的挖掘。
(3)工资核算。
① 能根据公司跨地区、跨部门、跨工种的不同薪资结构及处理流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薪资核算方法。
② 自动根据要求调整薪资结构及数据。
③ 与工时管理集成,实现对员工的薪资核算动态化。
(4)工时管理。
① 安排企业的运作时间以及员工作息时间表。
② 运用远端考勤系统,可以将员工的实际出勤状况记录到主系统中,并把与员工薪资、奖金有关的时间数据导入薪资系统和成本核算中。
(5)差旅核算。
系统能够自动控制从差旅申请、差旅批准到差旅报销的整个流程,并且通过集成环境将核算数据导进财务成本核算模块中去。
1.3.3 客户关系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依赖于客户而生存的。毫无疑问,客户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实现赢利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在从自身角度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企业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提升。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模式包括顾客的购买方式和企业的销售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模式从产品中心制向客户中心制转变,企业管理人员日益重视将客户需求、客户定制、客户服务和直销经营方式等业务纳入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探索差异化竞争的新方式。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小节将主要围绕CRM概念、CRM体系结构和CRM在企业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对CRM的探讨。
1.CRM概述
1)企业关系管理
在介绍客户关系管理概念之前,本段先引入企业关系管理概念,并且勾画出企业关系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两者之间关系。
客户的英文是customer,它既有“客户”的含义,也有“顾客”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客户仅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或者指为企业提供经济来源的群体;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的客户还可能包括他的员工、合作伙伴乃至于竞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将被纳入企业关系管理(Enterpris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ERM)。本书严格地区分CRM和ERM,但是,为更准确地理解CRM,有必要先对ERM有一个基本的了解。ERM相比CRM涵盖了更大范围内的管理对象,可以认为CRM是ERM的一部分。事实上,现在社会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与企业相关的各个角色之间的界限模糊性。企业今日的员工很有可能成为明日的企业产品购买者或竞争者,而今天的竞争者很有可能成为明日的合作伙伴。所以,不可将ERM与CRM割裂开来考虑,而ERM的实现与CRM的实现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图1-3画出了ERM所涉及到的管理对象。
图1-3 ERM的管理对象
2)客户关系管理的构成和定义
本段先介绍 CRM 概念的三个要点——客户、关系以及管理,然后给出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1)客户。
CRM 中的 C 代表的含义是客户,是指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所面对的对象,既包括去商场购物而最终获取企业产品的常规意义上的那类顾客,也包括了很多企业级的客户、分销商和相关事业单位等。客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为不同的类型。
① 按照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可以把客户划分成为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现有客户主要包括过去曾经或者现在正在购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群体;而潜在客户的范围异常广大,包括目前还没有购买,但是很有可能在今后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者组织。
② 按照客户与企业合作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客户分为新客户和老客户。前者可能刚刚开始接触到这个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而后者则已经与该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企业的产品线和服务特征深有了解。
CRM的核心,就是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所拥有的客户群体中,哪一种个人或者组织最有可能为本企业带来利润,这部分是最有希望的客户;同时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客户很有可能流失而成为竞争对手的客户。在分清楚了客户群体的不同之后,本企业可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关系管理手段,以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总的来说,获得一个新客户比留住一个老客户需要更高的成本;客户离开以后希望通过某种手段将他们再度吸引过来比一开始就留给他们一个好印象需要更多的成本;将企业的新产品推销给新的客户比推销给老的客户需要更多的成本。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有些客户对本企业而言是利益攸关的,有些则不然。为了使得企业能够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减少由于客户离去和无效的营销策略而产生的浪费,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显得迫在眉睫。为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成了首要条件。
(2)关系。
关系(relationship)字面的意义是指两个个体之间,或者组织之间,或者组织与个体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包括一方对另外一方的感觉以及一方行为对另外一方所产生的影响。在 CRM 中,关系专门针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包括企业行为对客户产生的影响以及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图1-4很清楚地展示了CRM中的关系。
图1-4 CRM中的关系
关系在 CRM 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如果一个企业可以使自己的客户对自己具有比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那么无疑会触发相应的购买行为;而一旦一个企业成功地与某些客户群体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之后,新客户将转变成为老客户,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引入更多的客户群体。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使得某些客户群体对自己的企业行为不满,那么所导致的后果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客户流失。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两个方向的,无论是企业对客户的态度还是客户对企业的态度都同等重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说到客户关系的时候,针对的是企业和其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没有购买行为的客户(即便是潜在客户)之间的关系一般不作为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
(3)管理。
管理(management),字面上是指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分配,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团队工作效率。在 CRM 中,管理的对象是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关系,使得这种关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实现他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对其客户关系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首先,这种双向关系的建立有一个自己的生命周期,即一个关系要经历建立、发展和维系的时间跨度。企业在试图与客户拉近关系的同时,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对其进行培养。其次,关系的维系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任何企业都希望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因为去重新建立和发展一个新的客户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往往要大大高出去维系一个已经存在的客户关系的成本。与此同时,与老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是吸引新客户的一个有效手段。最后,企业在 CRM 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永远都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因为目前的市场经济很可能导致很多企业和机构同时去竞争同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消费群体,那么这个客户很有可能同时面对来自多方面的青睐,如果这个时候企业不能主动地去建立、发展和维护这个客户关系,那么客户流失将成为必然。
(4)CRM的概念和定义。
对 CRM 的三个要素有了认识之后,现在来看一下什么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目前比较主流的CRM定义为: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CRM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存储了企业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的处理从而产生更人性化的市场管理策略。但是,CRM的定义绝对不仅仅是一套计算机系统那么简单。我们认为 CRM 所涵盖的要素主要有:第一,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但是 CRM 绝不仅仅是某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CRM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以市场为中心。第二,CRM在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第三,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2.CRM的体系结构
1)CRM三角模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直观表示CRM组成的是CRM三角模型,如图1-5所示。
图1-5 CRM三角模型
该模型由信息技术、CRM应用系统以及CRM经营理念三条边组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三者之间紧密的联系。纵轴代表CRM理念,是CRM体系结构的主导,也是CRM存在的意义。企业根据客户给自己带来利润的能力的大小,充分调配可用资源以达到最大程度上获取利润的目的。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CRM才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此同时,整个CRM的运行周期都要受到企业CRM经营理念的影响,一旦后者发生改变,那么前者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横轴代表的信息技术是CRM体系结构的基础,它构成了CRM的基本框架。斜边是计算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利用信息技术,结合 CRM 的理念和宗旨,从企业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出发设计和开发出来的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系统。由此可见,CRM系统是前两者的结合,它的存在与前两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CRM的结构和功能
(1)CRM系统的体系结构。
CRM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6 典型的CRM体系结构
(2)CRM系统的功能。CRM系统具备以下的功能。
① 有一个统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客户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同时也是CRM系统的基础。企业对客户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统一管理。
② 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客户与企业联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一个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传统邮件和 Internet 等诸多方式与企业获得联系;相应地,企业也正是通过这些方式多角度地获取客户信息。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渠道进行整合。我们定义企业与客户接触和交互的事件为“接触点(touch point)”,接触点是企业获得客户信息的最基本来源,但是企业必须通过某种手段来整合这些接触点的信息,同时做到无遗漏和无重复。
③ 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并且在这三者之间实现通信接口,使得其中一项业务模块的事件可以触发另外一个业务模块中的响应。
④ 具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即这个系统必须实现基本的数据挖掘模块,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商业智能。英特尔公司主席格鲁夫说:“今天,我们不得不生存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影响下的世界。我们只有两个选择:适应它,或者被它抛弃。”那么如何才可以适应信息大爆炸时代下的市场竞争呢?首先,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赢家往往是那些能成功地收集、分析、理解信息并根据信息制定决策的企业。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收集和存储了关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商业伙伴的宝贵数据,但是,同时缺乏发现隐含在数据中的有用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无法将数据转化成为知识。在 CRM 的管理过程中,自动地从庞大的数据堆中找出好的预测客户购买行为的模式对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意义。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模块的输出有科学依据地找出现有的和潜在的可以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客户,然后策划和实现促销活动以进一步影响客户的行为。
⑤ 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即可以实现与其他相应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整合。
3.CRM应用设计
正像所有的计算机应用设计一样,CRM应用软件的设计同样也要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在本节中,我们将主要介绍 CRM 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所使用的开发平台和应该集成的相应基础功能。
1)CRM应用设计基础
(1)客户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消费。
① 什么是客户数据。
客户数据可以分为描述性、促销性和交易性数据三大类。
● 关于描述性数据:这类数据是客户的基本信息,如果是个人客户,一定要涵盖客户的姓名、年龄、ID和联系方式等;如果是企业客户,一定要涵盖企业的名称、规模、联系人和法人代表等。
● 关于促销性数据:这类数据是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促销活动记录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
● 关于交易性数据:这类数据是反映客户对企业做出的回馈的数据,包括历史购买记录数据、投诉数据、请求提供咨询及其他服务的相关数据、客户建议数据等。
② 如何有效地采集客户数据。
企业为了全方位地了解并且掌握客户的动态,有效地通过多个渠道获取客户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获取客户信息的主要方式如下。
● 客户自身会通过诸如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多种方式向企业提供数据。
● 企业还可以通过分布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以及ERP系统等渠道获得前面所提到的促销性和交易性数据。
● 社会大环境也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获取客户信息的来源,例如各种媒体对客户的相关报道,客户关系网向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的数据等。
企业不应该坐等客户把相关数据送上门来,而是应该主动地从多个渠道获得客户数据。图1-7展示了客户数据的几个主要来源。
图1-7 主要客户数据来源
③ 如何有效地消费客户数据。
什么是数据的消费?商品的消费是消费者获得商品的最终目的,同理,数据的消费是我们获得数据的最终目的。企业采取一切可能措施获取客户数据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对企业有帮助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制定具体的客户策略。那么如何才可以有效地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信息呢?我们知道,在信息量急剧增长的今天,庞大的客户数据是摆在任何一个企业面前的问题,人工地整合客户数据已经变得非常不现实。待补充
(2)CRM应用设计特点。
① 可伸缩性。
由于CRM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对于CRM应用的范围至今无清晰界定。这些不确定因素决定了在搭建 CRM 应用系统的时候,一定要为其留有足够的可扩展余地,即系统的可伸缩性。
② 可移植性。
这个特点主要是针对系统组件而言的。今天,软件产品开发已实现了组件化和集成化,为了加快软件开发周期,我们需要将产品做成很多组件集成在一块的形式,其中每一个组件还可以继续被复用和移植。
2)CRM应用功能的设计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CRM应用系统的实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合格的CRM系统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比较基本的功能模块。
(1)自动化的销售。
销售的自动化,顾名思义,即把销售人员以及销售管理人员每天所从事的各种销售活动尽可能地“信息化”和“标准化”,提高销售环节的工作效率和业绩。销售自动化主要面向的对象是销售人员和销售管理人员,其主要需要覆盖的业务操作功能包括客户账户管理、联系人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销售活动管理、销售预测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除此之外,一个自动化的销售模块还需要集成一些信息源以供销售人员使用,例如产品的价格和目录、购买记录、服务记录、存活情况、促销文本资料以及信用记录等。同时,一个完善的客户友好的销售自动化模块还应该集成一些相关的应用,以便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的全面的视图,使得他们不必为了使用某项具体功能而再去重新打开某些相关的窗口。这些应用往往包括电子邮件客户端、传真、常用办公软件、促销管理模块、浏览器和客户联络中心等。
(2)自动化的市场营销。
人们很容易混淆市场营销的概念与销售的概念,但实际上,市场营销是一个企业获取利润的“发动机”,它主要把企业的营销信息以合适的渠道(如广告、促销活动等)向合适的社会群体传递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客户群体从而达到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模块还要建立在智能分析模块的基础之上。市场营销模块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市场营销人员,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了参与电话直销、邮件直销、各种促销活动策划和实施的工作和管理人员。主要的业务操作功能涵盖了促销项目管理、促销活动管理、促销评估管理、潜在客户管理和活动开支管理等。同样地,该模块也需要集成一些基本的信息,如相关商业智能信息、客户信息和产品信息等。另外,正像前面所提到的,为了给使用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接口,该模块需要集成一些相关的应用,如报告软件集成、商业智能应用集成等。
(3)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在企业经营已经由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今天,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前提是最大程度地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急剧膨胀的今天,企业之间生产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趋于缩小,企业若想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客户,必须要在客户服务上面下工夫。客户服务主要包括了售前服务、现场服务和售后服务。
① 售前服务。主要涵盖了前期的企业宣传、广告和市场调研等,该模块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企业广告宣传策划人员等,前面提到的市场营销模块可以被认为是售前服务模块的子模块。
② 现场服务。是CRM客户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的主要用户是设备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服务经理等。现场服务主要的业务功能包括资产管理、服务合同管理、预防维护管理、维修管理、活动管理、订单和发票管理、技术人员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等。另外,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该模块还应该集成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和客户购买历史信息等。
③ 售后服务。是CRM客户管理中另外一个关键环节,是留住已有客户群体的重要手段。售后服务涵盖的方面很多,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客户回馈信息管理和客户抱怨管理等。
3.CRM与数据挖掘
1)数据挖掘简述
(1)数据挖掘的对象。
首先讨论一下在什么样的数据上进行挖掘。数据挖掘技术不可能对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是非常不科学的。完整的数据挖掘过程必须包括数据的清理与集成、数据的选择与变换、数据挖掘以及最后的知识评估与表示。而数据挖掘的直接对象一般包括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事务数据库以及一些新型的高级数据库。
(2)数据挖掘的任务。
可以把数据挖掘的任务分成两项:描述,分类和预测。
① 描述。描述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出数据中的一般特性。描述一般包括特征化和区分。数据特征化是用一种格式化的方法来描述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征或特性,它的输出一般为一些图表,例如饼图、条图和曲线等。而数据区分的任务是将目标对象的一般特征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的一般特征进行比较,其输出的形式与数据特征化的输出类似。
② 分类和预测。数据挖掘的另外一大任务是分类和预测。分类的主要思想可以理解为:所有的样本都有类属性和类标号。首先,从已有的样本集合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训练样本集合,然后用这些样本去训练出一个模型,然后再用这个模型去预测新的数据的类标号。当然,还可以另外引进一个测试样本集合来测试训练出的模型的准确性。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分类规则、判定树、数学公式和神经网络等。预测与分类的思想非常类似,不同在于预测往往去预测一个未知的数值,而不是某种类标号。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预测可以针对连续值,而分类往往是离散的。常用的预测方法有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和最小二乘法等,当然,神经网络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2)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客户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进行管理,在企业决策管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得这一过程更具目的性和智能性。具体地说来,第一步,CRM要帮助企业客户管理人员实现对市场的分割,找出现有的客户和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甚至高利润的潜在的客户,这时,市场工作人员会面临大量的数据,而他们必须能够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CRM数据挖掘模块就是要完成自动地从庞大的数据堆中找出好的预测客户购买行为的模式的功能。然后策划和实施促销活动以影响客户的行为。第二步,在得到了客户购买行为的模式以后,企业又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在进行完数据挖掘之后,市场人员必须把结果输入到促销活动管理软件中,从而可以有指导地进行促销活动的管理。
① 数据挖掘可以辅助销售人员展开推销。由于数据挖掘可以模拟任何客户行为,从而能够帮助销售人员更为准确地定位销售活动,提高活动的响应率、交叉销售以及投资收回率。
② 数据挖掘可以增加客户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追踪客户响应率以及客户的行为变化,从而可以把最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那一部分人群从客户群体中区分出来,对他们采取相应的客户策略,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提高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目的。
1.3.4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概述
1)供应链管理的诞生和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70年代主要体现在其产品质量上,80年代以后则主要看其对市场、客户的响应时间。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留给企业用于抉择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要求,这种市场环境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包括管理的扁平化等,以及企业运营规则的改变、质量观念与服务方式的变化,都使得企业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改革,从而为供应链管理在微观上提供了产生、发展的动力。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1)初级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传递,为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也开始加强对员工的供应链管理培训。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企业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运作,尚未实现跨企业的供应链整体运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低下。因此,这个阶段的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初级阶段。
(2)形成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第一阶段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整合完成后,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在内的整条供应链开始进行整合。ERP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供应链的运作也不断地发展成熟。由于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相互联系的加强,企业之间建立以一个核心企业为依托的新的数据分享和决策支持方式渐成大势所趋。供应链成员相互协调,制订相关联的最佳销售和运营计划行动方案,公司决策和计划也朝着跨职能部门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之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时期,以一家企业为核心的单一供应链管理,往往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供求关系。实际上,一个企业往往生存在一个与众多供应商和分销商构成的网络之中,于是发展基于供应链网络的整体优化模式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此外,基于因特网的供应链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彻底地改变了供应链网络的原有商业模式。此阶段的供应链管理特别强调在计划和决策上的实时可视性、可预见性以及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供应链上的可视性和可预见性能够合理地确定链上业务的优先级,优化定位所需资源,考虑可能的资源替代,评估风险和给下游价值链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应对策略;而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将使整个供应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测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或者提高利用该事件所创造的机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响应、迅速调整和加以补救。
2)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
(1)供应链的概念。
关于供应链的传统概念认为供应链描述的是企业间的采购、供应关系,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
关于供应链的现代概念,有如下三个要点。
① 关于核心企业。
一般来说,供应链系统中都会有一个企业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网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调度等工作起协调中心的作用,被称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现代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与一切前向的关系,核心企业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以及一切后向的关系。一些大公司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供应链的。
② 关于战略伙伴关系。
早期的供应链(被称为自发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大都是各自为战,往往缺乏共同目标。现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更加注重建立供应链中的战略伙伴关系,都积极地寻找有效方法,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协同开展工作,以便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绩效。
③ 关于增值链。
供应链也是一条增值链,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料会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2)供应链的结构。
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最终用户。图1-8表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覆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
图1-8 供应链结构图
(3)供应链的特征。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的以各种关系联系起来的供应商和用户组成。每个企业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5点。
① 交叉性。节点企业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通过具有多重参与性的节点企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交叉结构。
② 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为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供应链中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都需要实时更新,从而使得供应链具有了显著的动态性质。
③ 存在核心企业。由供应链的概念即可看到,供应链中是存在核心企业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信息、资金、物流运转的核心。
④ 复杂性。因为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是由许多类型的企业构成的,所以供应链中的结构比一般单个的企业内部的结构复杂。
⑤ 面向用户。供应链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发生的,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而作变化,也是由用户需求来驱动的。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下面具体讨论这个概念。
(1)以客户为中心。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等,都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
(2)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集成化管理。既包括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集成化管理,也包括供应链中每个节点企业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重组,建立和运行各层次、各部门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
(3)扩展性管理。传统企业管理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现代的供应链管理使传统的企业向扩展性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发展,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进行了前后拓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整体目标,由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分担采购、生产、分销和零售的职能,通过影响乃至管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等在内的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而产生良好的绩效。
(4)合作管理。供应链管理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经营意识,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最终提高用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非常关注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关系的研究,以实现利益一体化。还有的学者认为,供应链上的两个或多个企业进入一个相互信任和帮助的新时代,它们之间共享信息,提升物流过程的控制潜力。
(5)多层次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包括公司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上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观点,对多个职能和各个层次的供应商进行整合,让供应商的物流与满足客户要求之间协调统一,让企业内各个部门及各业务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即每个企业的长期收益。
4)供应链管理的分类
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的对象、网状结构和产品类别三个角度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1)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指供应链所涉及的企业及其产品、企业的活动、参与的成员和部门。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可将供应链分为三种类型。
● 企业供应链: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这里的单个公司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起关键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 产品供应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的供应链。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由特定产品的客户需求所拉动的、对整个产品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 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供应链契约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职能成员间的合作进行管理。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方和卖方的利益。
(2)根据网状结构特点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供应链根据其网状结构特点划分有发散型的供应链网(V型供应链)、会聚型的供应链网(A型供应链)和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的供应链网(T型供应链)之分。
● V 型供应链: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例如石油、化工、造纸和纺织企业等。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的客户往往要多于供应商,呈发散状。为了保证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企业需要库存作为缓冲。这种供应链常常出现在本地业务而不是全球战略中。
● A型供应链:当核心企业为供应链网络上的终端客户服务时,其业务本质是由订单和客户驱动的。为了满足少数的客户需求和客户订单,需要从大量的供应商手中采购大量的物料。这是一种典型的会聚型的供应链网络,例如航空、汽车和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由所预测的需求量决定的公用件、标准件仓库。
● T型供应链:介于上述两种模式间的就是许多企业通常结成的T型供应链。这种供应链中的企业根据已经确定的订单确定通用件。在接近最终客户的行业中普遍存在,在那些为总公司提供零部件的公司中也同样存在。T型供应链在供应链管理中是最为复杂的,这种网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尽可能限制提前期以使供应链稳定有效。
(3)根据产品类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需求稳定程度及可预测程度等可将产品分为两大类:功能性产品,生命周期较长、需求较稳定、可预测;创新性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需求不稳定、不可预测。
● 功能型供应链:由于功能性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所以其供求平衡比较容易达到,其重点在于降低生产运输库存等方面的费用,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 创新型供应链:由于创新型供应链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因此这类供应链应该多考虑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柔性,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其次再考虑其实施中发生的费用问题。
2.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1)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是系统建模方法中两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建模方法。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是一种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自上而下是系统分解的过程,而自下而上则是一种集成的过程。在设计一个供应链系统时,往往是先由主管高层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做出战略规划与决策,然后由下层部门实施;而战略规划与决策是根据基层第一线实际情况制定的,而且基层第一线要及时向高层反馈战略规划与决策的实施情况,等等。
(2)简洁性原则。
为了使供应链能够灵活快速地适应市场,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精简而具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例如供应商的选择就应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和少数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降低采购成本,推动实施JIT采购法和准时生产。生产系统的设计更是应以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为指导,努力实现从精益制造模式到精益供应链这一目标。
(3)取长补短原则。
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达到实现资源有效使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则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的核心业务过程中。这些小企业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能够实现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
(4)动态性原则。
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随处可见。要预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延退和失真。增加透明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时效性,对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
(5)合作性原则。
供应链业绩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否和谐,因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企业关系模型是实现供应链最佳效能的保证。有人认为和谐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的能动性、合作精神、创造性及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协调性。只有充分合作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6)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供应链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供应链创新性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
② 创新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③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企业的资源、能力和优势。
④ 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
⑤ 建立科学的供应链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7)战略性原则。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模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战略性选择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充分体现供应链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供应链的系统的战略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略指导、帮助、支持下继续进行。
2)供应链系统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目前常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主要有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和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其中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是最基本的,下面简要介绍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1)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菲舍尔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产品生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性、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因素。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不同的产品类型对设计供应链有不同的要求,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的革新性产品的供应链设计就不同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性产品。必须在产品开发设计的早期就开始同时考虑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益。
(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产品供应链可以归纳为如下8个步骤。
① 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目的在于使供应链更有效。这一步骤的输出是每一产品的按重要性排列的市场特征和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② 总结分析企业现状。
③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④ 根据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提出供应链设计的目标。
⑤ 分析供应链的构成。
⑥ 分析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行性。
⑦ 设计供应链。
⑧ 检验供应链。如果检验发现问题,则从第④步开始重新实施第④~⑧步,直至确认无误。图 1-9是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示意图。
(3)供应链的优化方法。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供应链节点企业成员的变化,提高供应链运行的绩效,增加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对供应链进行重构和优化。首先,应当明确重构优化的目标,例如缩短订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等;然后进行企业的诊断和重构优化策略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重构优化策略的选择。必须根据企业诊断的结构来选择重构优化,是跃进的还是渐进的。重构的结果都应该获得价值增值和用户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图1-10为供应链重构优化流程图。
图1-9 供应链设计步骤示意图
图1-10 供应链重构优化流程图
3)供应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注意供应链的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或企业部门间的协调关系;各个企业或者部门系统一致,结构良好,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系统才会具有良好的功能。另一方面,供应链系统追求供应链中节点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此应成为包括中心企业在内的各节点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
(2)注意供应链具有相关性。
供应链内部的各个企业或者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了特定的关系。供应链的性质和功能更多地受到组成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这种战略联盟关系的强弱决定了供应链的特性,表现出供应链的相关性。
(3)注意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供应链是按照供需关系组成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等组成的层次分布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的结构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呈现出有序的特性。
(4)注意供应链的动态性。
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具有动态性,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自身在动态地壮大或者缩小。此外,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供应链的产生就是为了增强供应链中企业群体的竞争力,一旦供应链中的企业认为在这个供应链中或者这个联盟中不再具有利益或者意义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退出,供应链就有可能重组,所以,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数目及其相互关联也在不断地变化。
(5)注意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供应链在设计中也许会考虑十分周全,但是在应用中环境因素在变化,所以并不一定按照预想那样起作用。因此,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设计和构建一个供应链;供应链在运行中也应能自我调整,以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
3.敏捷供应链管理
1)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在传统的竞争中,企业的主要优势往往是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进入 21世纪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低成本、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企业对于竞争优势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敏捷性上,也就是如何动态地、可重构地、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以及快速地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于是产生了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如下。
(1)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新产品或服务的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
(2)不仅支持企业内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3)敏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捷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2)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构。随着合作联盟的组成和解散,怎样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这显然地将要求各联盟企业的信息系统也进行重构。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尽可能低的成本代价,实现对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重构,保证他们和联盟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畅通、兼容和一定的信息安全,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另一项重要研究领域是多种异构资源的优化利用。在跨企业的供应链中,在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流、信息流、资金流方面,供应链内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支持他们之间进行有效地协同工作,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敏捷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图1-11实现了一个不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平台的、可重构的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
图1-11 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图
从图1-11可以看出,敏捷供应链系统通过CORBA、Web和agent技术的结合运用来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异地合作问题。系统通过基于中介代理的封装可以兼容不同的legacy系统。把不同legacy系统提供的功能看作是可重构体系中的基本功能体。通过中介代理的封装,构成有着标准功能和接口的软件代理。通信代理和安全代理负责不同的软件代理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通过对不同legacy系统的封装和不同软件代理的组合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重构目标。这个体系结构重点强调系统的可重构特性和对现有系统的快速封装能力,系统的重构是通过对中介代理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的。
代理通信建筑在CORBA和Web技术之上,可以满足异构集成的需要。通过中介代理对legacy系统的封装实现企业现有legacy系统不变的目标。这一中性、对等的体系结构实现了结盟企业对等协作的需要。
敏捷供应链系统的体系结构是以基本功能体为核心的,辅助以各种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的应用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系统的快速动态可重构性、快速适应性和敏捷性。
1.3.5 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概念
对于电子商务至今尚无统一定义。根据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概念可分为原始电子商务与现代电子商务。
1)原始电子商务概念
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凡使用了诸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以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和技术进行商务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电子商务。
2)现代电子商务概念
使用基于因特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可以认为EDI (电子数据交换)是连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现代电子商务包括如下要点。
(1)以基于因特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操作平台。
(2)商务活动参与方增多。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和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相应地,有安全认证体系、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相配套。
(3)商务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等,活动形态包括网上营销、网上客户服务以及网上做广告、网上调查等。
2.电子商务的类型及相关标准
1)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可以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G2B)4 种。如果对电子商务做进一步的细分,有的人把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也归入电子商务的一种类型,即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方式处理与交换商贸信息。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是交易量最大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约占到电子商务交易额的90%左右,但是随着信息终端的不断的普及,其他形式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增长,尤其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2)电子商务的相关标准
为了迎接电子商务给全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之在全球范围内更有序地发展,1997年6月,ISO/IEC JTC1成立了电子商务业务工作组(BT-EC)。BT-EC确定了电子商务急需建立标准的三个领域。
① 用户接口,主要包括用户界面、图像和对话设计原则等。
② 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交易协议、支付方式、安全机制、签名与鉴别、记录的核查与保留等。
③ 数据及客体(包括组织机构、商品等)的定义与编码,包括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定义报文语义的技术、EDI本地化、注册机构、电子商务中所需的值域等。
目前BT-EC仅对其中的几项内容进行了阐述,其目的是通过解决关键问题,从而就解决方法加以推广,以扫清实现全球电子商务道路的障碍。
签订国际电子商务标准化理解备忘录。ISO、IEC和UN/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共同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工作。曾签署了理解备忘录,就EDI、开放式EDI及有关贸易单证标准领域进行合作。1998年11月,三方又签署了一个电子商务领域有关标准化的理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包括总体部分、三个附录及上述的注册表,扩充了以前的合作框架,扩展了各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增加了国际用户团的参与,以确保证它们的标准化要求得到满足。
RosettaNet 于 1999 年 7 月 8 日推出草案《RosettaNet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RNIF)Specification》,该标准为因特网上的商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该标准草案的起草和制订汇集200多家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研究机构,宗旨在于促进全球电子商务的广泛实施,支持和强化因特网商务活动的自我调整。日前公布的草案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商家信息和网上导购信息中心的设立;商品的交付方式、价格及其费用说明;产品的保质期声明和技术支持服务信息;网上购物过程中的商品查找能力;消费者个人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网络购物的支付方式;网络订购的确认;装运、交付和订单的完成;订购的取消及其退款的说明;向消费者提供的支持服务等。
总之,电子商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商务活动,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信息技术、金融、法律和市场等多种领域,这就决定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体系十分庞杂,几乎涵盖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部标准范围及尚待进一步规范的网络环境下的交易规则。安全、认证、支付和接口等标准是亟待制定和完善的内容。我国政府及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标准制修订工作,本着既与国际接轨又结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开展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制定工作。
3.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
电子商务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商品和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流动,削弱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4.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任务,实行体制创新,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2)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2)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强政策法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和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广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以环境建设促进应用发展,以应用带动环境建设。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把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实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围绕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推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探索多层次、多模式的中国特色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促进各类电子商务应用的协调发展。
(4)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同时,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监管,规范在线交易行为,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5.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1)法律法规体系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和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尽快提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积极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相关法规;根据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抓紧研究并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订在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2)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规范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3)安全认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制定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密钥、证书、认证机构的管理,注重责任体系建设,发展和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与认证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安全认证基础设施,建立布局合理的安全认证体系,实现行业、地方等安全认证机构的交叉认证,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服务。
4)信用体系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的协调与联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交换;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5)在线支付体系
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加强制订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
6)现代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利用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仓储和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7)技术装备体系
发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装备和软件。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硬件和软件产业化进程,提高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等关键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装备能力。
8)服务体系
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和工程监理等服务工作。
9)运行监控体系
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业务监督和风险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和评价体系,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
6.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1)重点推进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紧密结合行业特点,研究制定行业电子商务规范,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推广具有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经验,探索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建立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机制,促进行业内有序竞争与合作,提高行业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3)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在投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商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4)促进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服务内容,建立并完善企业、消费者在线交易的信用机制,扩大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的应用规模。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
1.4 商业智能
1.商业智能基本概念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组织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方面的数据,来自组织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组织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组织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s Process,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商业智能的概念于1996年最早由嘉特纳集团(Gartner Group)提出,嘉特纳集团将商业智能定义为:商业智能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商业智能技术提供使企业迅速分析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然后分发到企业各处。
概括地说,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insight),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因此,把商业智能看成是一种解决方案应该比较恰当。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来自组织的许多不同的运作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合并到一个组织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组织数据的一个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 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如图1-12所示。
2.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1)数据仓库: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提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容量大,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支持元数据管理,支持多种结构,例如中心式数据仓库和分布式数据仓库等。存储介质能够支持近线式和二级存储器,能够很好地支持容灾和备份方案。
(2)数据ETL:数据ETL支持多平台、多数据存储格式(多数据源、多格式数据文件、多维数据库等)的数据组织,要求能自动地根据描述或者规则进行数据查找和理解。减少海量、复杂数据与全局决策数据之间的差距。帮助形成支撑决策要求的参考内容。
(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报表能快速地完成数据统计的设计和展示,其中包括了统计数据表样式和统计图展示,可以很好地输出给其他应用程序或者 Html 形式表现和保存。对于自定义设计部分要提供简单易用的设计方案,支持灵活的数据填报和针对非技术人员设计的解决方案。能自动地完成输出内容的发布。
(4)分析功能:可以通过业务规则形成分析内容,并且展示样式丰富,具有一定的交互要求,例如预警或者趋势分析等。要支持多维度的 OLAP,实现维度变化、旋转、数据切片和数据钻取等,以帮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图1-12 作为一种解决方案的商业智能
3.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
经过几年的积累,大部分中大型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CRM、ERP和OA等基础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的统一特点是:业务人员或者用户对数据库进行大量的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即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OLTP)。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必然帮助企事业单位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但是,在数据库中分散、独立存在的大量数据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只是一些无法看懂的天书。此时,如何把数据转化为业务人员(包括管理者)能够看懂的有用信息,充分掌握、利用这些信息,并且辅助决策,就是商业智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商业智能的实现有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1)数据报表
如何把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转变为业务人员需要的信息?大部分的答案是报表系统。简单说,报表系统是BI的低端实现。传统的报表系统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大家熟悉的Excel、水晶报表和Reporting Service等都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数据的增多,需求的提高,传统报表系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1)数据太多,信息太少。密密麻麻的表格堆砌了大量数据,到底有多少业务人员仔细看过每一个数据?到底这些数据代表了什么信息、什么趋势?级别越高的领导,越需要简明的信息。
(2)难以交互分析、了解各种组合。定制好的报表过于死板。例如,我们可以在一张表中列出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销量,另一张表中列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顾客的销量。但是,这两张表无法回答诸如“华北地区中青年顾客购买数码相机类型产品的情况”等问题。业务问题经常需要多个角度的交互分析。
(3)难以挖掘出潜在的规则。报表系统列出的往往是表面上的数据信息,但是海量数据深处含有哪些潜在规则呢?什么客户对我们价值最大?产品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如何?越是深层的规则,对于决策支持的价值越大,但是,也越难挖掘出来。
(4)难以追溯历史,形成数据孤岛。长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往往存在于不同地方,太旧的数据(例如一年前的数据)可能已被业务系统备份出去,导致宏观分析、长期历史分析难度很大。
显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报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了,企业期待着新的技术。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时代正在来临。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系统的目的是带给我们更多的决策支持价值,并不是取代数据报表。报表系统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并且将会长期与数据分析、挖掘系统一起并存下去。
2)多维数据分析
如果说在线事务处理(OLTP)侧重于对数据库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日常事务操作,在线分析处理则侧重于针对宏观问题全面分析数据,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为了达到OLAP的目的,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够了,需要一种新的技术叫做多维数据库。
多维数据库的概念并不复杂。举一个例子,我们想描述2003年4月份可乐在北部地区销售额10万元时,涉及到几个角度:时间、产品和地区。这些叫做维度。至于销售额,叫做度量值。当然,还有成本、利润等。
除了时间、产品和地区,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维度,例如客户的性别、职业、销售部门和促销方式等。实际上,使用中的多维数据库可能是一个8维或者15维的立方体。虽然结构上15维的立方体很复杂,但是概念上非常简单。
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4个部分:源系统、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和客户端。
① 源系统:包括现有的所有OLTP系统,搭建BI系统并不需要更改现有系统。
② 数据仓库:数据大集中,通过数据抽取,把数据从源系统源源不断地抽取出来,可能每天一次,或者每3个小时一次,当然是自动的。数据仓库依然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上,往往符合 “星型结构”模型。
③ 多维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数据经过多维建模,形成了立方体结构。每一个立方体描述了一个业务主题,例如销售、库存或者财务。
④ 客户端:好的客户端软件可以把多维立方体中的信息丰富多彩地展现给用户。
3)数据挖掘
广义上说,任何从数据库中挖掘信息的过程都叫做数据挖掘。从这点看来,数据挖掘就是BI。但从技术术语上说,数据挖掘(Data Mining)指的是:源数据经过清洗和转换等成为适合于挖掘的数据集。数据挖掘在这种具有固定形式的数据集上完成知识的提炼,最后以合适的知识模式用于进一步分析决策工作。从这种狭义的观点上,我们可以定义:数据挖掘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往往针对特定的数据、特定的问题,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挖掘算法,找到数据下面隐藏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被用来预测、支持决策。
现举一个关联销售的案例。美国的超市有这样的系统:当你采购了一车商品结账时,售货员小姐扫描完了你的产品后,计算机上会显示出一些信息,然后售货员会友好地问你:我们有一种一次性纸杯正在促销,位于F6货架上,您要购买吗?这句话绝不是一般的促销。因为计算机系统早就算好了,如果你的购物车中有餐巾纸、大瓶可乐和沙拉,则 86%的可能性你要买一次性纸杯。结果是你说:“啊,谢谢你,我刚才一直没找到纸杯。”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科学算命,而是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实现的系统。
每天,新的销售数据会进入挖掘模型,与过去N天的历史数据一起被挖掘模型处理,得到当前最有价值的关联规则。同样的算法,分析网上书店的销售业绩,计算机可以发现产品之间的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弱。
4.商业智能的软件工具集合
1)终端用户查询和报告工具
专门用来支持初级用户的原始数据访问,不包括适应于专业人士的成品报告生成工具。
2)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集市(Data Mart)产品
包括数据转换、管理和存取等方面的预配置软件,通常还包括一些业务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
3)数据挖掘(Data Mining)软件
使用诸如神经网络、规则归纳等技术,用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做出基于数据的推断。
4)OLAP工具
(1)OLAP的概念。
OLAP的概念最早是由关系数据库之父E.F.Codd于1993年提出的,他同时提出了关于OLAP的12条准则。OLAP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OLAP作为一类产品同OLTP明显区分开来:OLTP 属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一个主要应用,主要用于基本的、日常的事务处理,例如银行交易;OLAP 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OLAP提供多维数据管理环境,其典型的应用是对商业问题的建模与商业数据分析。OLAP也被称为多维分析。
(2)“维”的概念。
OLAP 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者满足在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它的技术核心是“维”这个概念。
OLAP 工具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与分析。它通过多维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报表。“维”是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通过把一个实体的多项重要的属性定义为多个维(dimension),使用户能对不同维上的数据进行比较。例如,一个企业在考虑产品的销售情况时,通常从时间、地区和产品的不同角度来深入观察产品的销售情况。这里的时间、地区和产品就是维。而这些维的不同组合和所考察的度量指标构成的多维数组则是OLAP分析的基础,可形式化表示为(维1,维2,…,维n,度量指标),如(地区,时间,产品,…,销售额)。多维分析是指对以多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采取切片(slice)、切块(dice)、钻取(drill-down和roll-up)和旋转(pivot)等各种分析动作,以求剖析数据,使用户能从多个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因此OLAP也可以说是多维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
OLAP的基本多维分析操作有钻取、切片和切块以及旋转、drill across和drill through等。
钻取是改变维的层次,变换分析的粒度。它包括向上钻取和向下钻取。roll up是在某一维上将低层次的细节数据概括到高层次的汇总数据,或者减少维数;而 drill down则相反,它从汇总数据深入到细节数据进行观察或增加新维。
切片和切块是在一部分维上选定值后,关心度量数据在剩余维上的分布。如果剩余的维只有两个,则是切片;如果有三个,则是切块。
旋转是变换维的方向,即在表格中重新安排维的放置(例如行列互换)。
(3)OLAP的实现方法。
OLAP 有多种实现方法,根据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ROLAP(Relational OLAP)、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和HOLAP(Hybrid OLAP)。
ROLAP 表示基于关系数据库的 OLAP 实现。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以关系型结构进行多维数据的表示和存储。ROLAP 将多维数据库的多维结构划分为两类表:一类是事实表,用来存储数据和维关键字;另一类是维表,即对每个维至少使用一个表来存放维的层次、成员类别等维的描述信息。维表和事实表通过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星型模式”。对于层次复杂的维,为避免冗余数据占用过大的存储空间,可以使用多个表来描述,这种星型模式的扩展称为“雪花模式”。
MOLAP表示基于多维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以多维数据组织方式为核心,也就是说,MOLAP使用多维数组存储数据。多维数据在存储中将形成“立方块(Cube)”的结构,在MOLAP中对“立方块”的“旋转”、“切块”和“切片”是产生多维数据报表的主要技术。
HOLAP表示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如低层是关系型的,高层是多维矩阵型的。这种方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还有其他的一些实现OLAP的方法,如提供一个专用的SQL Server,对某些存储模式(如星型、雪片型)提供对SQL查询的特殊支持,等等。
OLAP 工具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与分析。它通过多维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报表。维是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例如,一个企业在考虑产品的销售情况时,通常从时间、地区和产品的不同角度来深入观察产品的销售情况。这里的时间、地区和产品就是维。而这些维的不同组合和所考察的度量指标构成的多维数组则是OLAP分析的基础,可形式化表示为(维1,维2,…,维n,度量指标),如(地区、时间、产品、销售额)。多维分析是指对以多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采取切片、切块、钻取和旋转等各种分析动作,以求剖析数据,使用户能从多个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
主流的商业智能工具包括 BO、COGNOS 和 BRIO。一些国内的软件工具平台如KCOM(http://www.kcomsoft.com/)也集成了一些基本的商业智能工具。
5.实施商业智能的步骤
实施商业智能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项目涉及企业管理、运作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众多门类的知识,因此用户除了要选择合适的商业智能软件工具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实施方法才能保证项目得以成功。商业智能项目的实施步骤可分为如下几步。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商业智能实施的第一步,在其他活动开展之前必须明确地定义组织对商业智能的期望和需求,包括需要分析的主题、查看各主题的角度(维度)和需要发现组织的哪些方面的规律等。
2)数据仓库建模
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建立企业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并规划好系统的应用架构,将企业各类数据按照分析主题进行组织和归类。
3)数据抽取
数据仓库建立后必须将数据从业务系统中抽取到数据仓库中,在抽取的过程中还必须将数据进行转换、清洗,以适应分析的需要。
4)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
商业智能分析报表需要专业人员按照用户制订的格式进行开发,用户也可自行开发(开发方式简单,快捷)。
5)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
对于开发-使用分离型的商业智能系统,最终用户的使用是相当简单的,只需要点击操作就可针对特定的商业问题进行分析。
6)系统改进和完善
任何系统的实施都必须是不断完善的,商业智能系统更是如此。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提出更多的,更具体的要求,这时需要再按照上述步骤对系统进行重构或完善。
小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