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吴汇东吴汇东(吴汇东吴汇东)小说目录列表阅读-吴汇东吴汇东最新阅读

医师笔记全文浏览

医师笔记全文浏览

雨中残荷

本文标签:

《医师笔记》是作者 “雨中残荷”的倾心著作,吴汇东吴汇东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医院,外面的人,没有人想进去,却又不得不去。外面的人,每个人都想弄明白医院里面的人和事,却又弄不明白。医院就像一座白色巨塔,外面的人只能看到它光辉圣洁的外表。本书通过一名年轻医生的成长历程,揭示中国基层医院中的医患关系,发展困境。...

来源:fqxs   主角: 吴汇东吴汇东   时间:2023-12-29 23:19:05

小说介绍

最具潜力佳作《医师笔记》,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吴汇东吴汇东,也是实力作者“雨中残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骨科病房不多,大部分病人都在门诊处理。病人的来源基本都是四肢骨折,这也是能在门诊手法处理的原因,如果遇到复杂的骨折才需要住院治疗。吴汇东在骨科门诊见习了半个月,亲身经历了不少骨折的处理过程,长了很多见识,因为从此以后,吴汇东就再也没有见过了。现在想起来,吴汇东对处理流程还是记忆犹新,首先给骨折的部位...

医师笔记第4章 被严重低估的中医二院在线免费阅读

随着时间流逝,吴汇东见习的科室越来越多,再加上和同学们互通有无,对于中医二院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

市中医二院建院时间比市中医医院要早的多,技术水平高,但是级别要低,只是区属医院,而且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区人民医院就在隔壁,真正的一墙之隔。不知道当初建院选址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是打算让两家医院优势互补,还是与中医二院有仇。

但是,让吴汇东跌破眼镜的是,中医二院的病人就诊量如果算是稳定的话,那么区人民医院就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了。特别是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吴汇东他们见习一个多月的时候,区人民医院出了一个医疗事故,白色花圈在医院大门左右排开,大门上挂条幅,大门居中是一众家属,到了晚上,整个医院就亮了廖廖几盏灯,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殡仪馆呢。

中医二院外科最有名的是骨科,是属于非常厉害的那种有名。骨科病房不多,大部分病人都在门诊处理。病人的来源基本都是四肢骨折,这也是能在门诊手法处理的原因,如果遇到复杂的骨折才需要住院治疗。吴汇东在骨科门诊见习了半个月,亲身经历了不少骨折的处理过程,长了很多见识,因为从此以后,吴汇东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现在想起来,吴汇东对处理流程还是记忆犹新,首先给骨折的部位拍一张X光片,一般是正侧位片,确定骨折的立体方位,然后确定采用哪一种手法,给病人打上局麻后手法复位,然后夹板固定,最后再透视,检查一下手法复位的效果。如果效果很好,那就开一些止痛,活血的药物回家服用,定时来院复诊就可以了。据说,骨科一年的门诊量可以达到一万多例,即使只有一半的病人是四肢骨折,那么手法复位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了。

值得一提的是,骨科采用的夹板是他们特制的,非常有特色。大家都见过普通纸箱,制作纸箱采用的是一种瓦楞纸。骨科采用的就是瓦楞纸,但是更厚更硬。据说还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骨科正主任是中医专业,副主任是西医专业,但是在门诊,两个人都可以进行手法复位,具体两个人水平谁更高一些,吴汇东到现在也没看出来,毕竟隔行如隔山。

不过在病房,应该是以副主任为主,据说这位副主任关节镜做的很棒。在那个时候,吴汇东对关节镜还基本无感,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以后,在和一位骨科同事闲聊时,提到过关节镜,记得那位同事不无遗憾的抱怨,医院的关节镜因为各种问题开展不起来。那个时候,吴汇东才突然意识到T市中医二院当时骨科的强大。

还有内一科,神经内科,当时的主任姓张,高高瘦瘦的,据说拜了省城某位名老中医为师,水平相当的好,还自创了几个验方,不过几年后,听说调到了市中医医院当主任去了。

内科门诊的王老师,胖胖的,皮肤有点黑,脱了隔离衣,活脱脱就是个农村邻居大婶的模样。但据说是中医世家出身,家传的葛根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有着独特的疗效。不管多重的感冒,只要三副药,基本上就能好。三副药就好可能是有点夸张,据吴汇东观察,确实是使用西药好得快。吴汇东在内科门诊替王老师抄方时,还偷偷留下了很多复印件,不过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用过。

儿科门诊的张老师,西医出身,身材苗条,瓜子脸庞,金边眼镜,不管说话与否脸上都带着盈盈的笑意,长得算是漂亮的了。她的拿手本领是治疗小儿各种感染,法宝就是呋喃妥因。这种药在之前吴汇东只在书上看见过,见习以后,还是只在书上见过。直到现在,吴汇东都不清楚,张老师从哪里搞来的秘方。

中医妇科的王老师最有意思,她原本是西医出身,后来改成了中医。她看病基本上是月经不调,开方也只用一个方子,具体哪个方子加减而成的,吴汇东看不出,也不敢问,但是能看出包含着四君子汤,四物汤,还有大量理气,活血的药物。月经不调嘛,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血双亏,气滞血瘀,再加上个宫寒,基本上就包圆了。王老师一个方子就全部覆盖了,问题是效果还特别好,你说奇怪不奇怪。吴汇东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的方子里大量使用鳖甲等昂贵的中药材,每次开了方子,王老师都要站在门诊二楼的栏杆边盯中药房,直到病人抓药走了,她才放心的回去。

还有皮肤科的小孙老师,年龄二十多岁,长得蛮漂亮,就是骨架粗大,走起路来还有点晃来晃去的感觉,破坏了美感。她从北京进修回来后,就独自创立了皮肤科,是个很有能力的医生。最早的时候,吴汇东从皮肤科门前经过时候,总是看到门诊关着门,当时还以为是科室外包呢,怎么一点劳动纪律也不遵守。后来才逐渐明白创业的艰难。

当时的中医二院聚集了一批即使放在现在水平也不算低的医生,但是后来还是逐渐没落了。其实这只是全国基层医院人才流失的缩影。二十年前,区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工资收入相差无几,甚至区级医院还要比市级医院日子好过一点,毕竟老百姓都是比较穷的,人才基本没有流失。后来通过医院分级评审,人为的将医院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时市级医院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基层医院的人才流失情况才开始越来越重。

时至今日,中国的分级诊疗制度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早些年,能完成胃大部切除手术的乡镇卫生院,现在不是靠慢病开药苟延残喘,就是改成了医养结合机构。而大型医院越来越大,完全走上了一条歧路。

小说《医师笔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