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小说推荐>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完整章节阅读

>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完整章节阅读

蔡平,吴永佩著

本文标签:

小说《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作者“蔡平,吴永佩”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吴永佩·马歇尔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一本贴近大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从读者的身边小事入手,帮助读者掌握经济学的常识,从而增加自己对财富的认识。可能你没有关注过,生活中处处皆有经济学,大家的很多行为也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不但让你学习到经济学基本知识,还能帮助你在生活中不断地修正自己,让自己理性起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改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和生活的满足。...

来源:cd   主角: 吴永佩·马歇尔   更新: 2023-11-01 22:02:20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网文大咖“蔡平,吴永佩”大大的完结小说《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吴永佩·马歇尔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大名鼎鼎的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只要收入水平变化了,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立刻随之变化。凯大师的说法固然有他的道理,钱多就多花,钱少就少花嘛,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消费水平一定会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但是杜森贝更加贴近生活,他知道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理性的经济人,消费...

第6章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由蔡平,吴永佩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经济管理、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吴永佩所吸引,目前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这本书最新章节第10章 幸福指数 用经济学的眼光探索幸福的奥秘,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目前已写24.7万字,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热门章节

第2章 告诉你财富的真相 经济学是可以计算的

第3章 14个热点词语 新闻联播中的经济学

第4章 俗语是有道理的 神奇的经济学效应

第5章 怎么选择才是对的 有趣的经济学现象

第6章 和商家过过招 揭穿经济学的诡计

作品试读


俗语是有道理的 神奇的经济学效应

第1节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第2节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凡勃伦效应

第3节 剔除从众心理,独赢——羊群效应

第4节 另类的激励——鲶鱼效应

第5节 破罐子越摔越穷——破窗效应

第6节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马太效应

第7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效应

第8节 短板决定最终结果——木桶效应

第9节 和优秀的人合作——泡菜效应

第10节 不可缺失的危机感——青蛙效应

第11节 最后的倒霉者——庞氏骗局

第1节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我有一个学生时代的好友,好一阵子没有她的消息,前几天意外地联系上了,我便问她近况如何。她长叹一口气说:“倒霉透了!我现在是入不敷出啊!”我记得她在上海一家外企当小主管,收入还算不错,怎么会?原来,她家里遭遇一些变故,她只得辞职料理,积蓄都花光了,勉强另找个工作,工资跟之前相比差了一大截,可我这好友讲究生活品位的观念已经溶化在血液里了,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习惯不改。“这境界一旦上去,可就下不来了!”她苦笑着自我解嘲道。我大笑:“你这是棘轮效应嘛!”她也学过点经济学,一听之下连连称是。

学过机械的人都知道,“棘轮”是一种“能进不能退”的轮子,具有齿形表面或摩擦表面,由棘爪推动作步进运动。我们所谈到的棘轮效应,是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指人们的消费水平具有惯性,很容易向上调整,却难以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是不可逆的。

这一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大名鼎鼎的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只要收入水平变化了,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立刻随之变化。凯大师的说法固然有他的道理,钱多就多花,钱少就少花嘛,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消费水平一定会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

但是杜森贝更加贴近生活,他知道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理性的经济人,消费水平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定——执行”的计划,它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惯性,不仅受到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影响,还和个人生活习惯、社会经历有关,尤其是和收入最高峰时的生活经历有关。正如我的朋友那样,在工资高的时候,已经充分享受到了优质生活的乐趣和便利,无法忍受生活水平的下降,消费习惯的棘轮推动着她,在收入不如从前的情况下,仍然竭力维持——总之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不可否认,消费是源于人类对自己本性欲望的一种满足,经济的出现也有赖于这种消费需求,因此适当的消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多次提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

《史记》中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纣王让匠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箕子就哀叹,感到恐惧不安。为什么呢?因为作为纣王的叔父,他很了解纣王的脾性:如果有这么一双精美名贵的筷子,陶土的碗盏配得上它吗?肯定要再去置办犀角美玉的杯盘;餐具这么高贵,当然不能装咸菜豆子,各地的山珍海味才配得上嘛;吃得好了,穿肯定不能差——绫罗绸缎是少不了的了;吃穿都这么讲究了,难道还住在筒子楼里不成?——从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造配得上的宫殿亭台!果不其然,“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商朝传承近600年之后,很快变得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没多久就在这位爱用象牙筷子的纣王手里灭亡了。

你看,区区一双筷子,最后“配”上它的是赫赫一代王朝,这完全是人心贪欲的不可逆转所导致的后果,好上要加好,没有最豪华,只有更豪华!资源的稀缺性用残酷的生死存亡告诉我们,如果过度的骄奢放纵,对个人来说可能败尽家财、招致祸患,再富有显赫的家族也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连堂堂帝王都可能落得国破人亡、江山他属。纵观我国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隋炀帝、石崇……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而对于整个地球资源来说,过度的消费则是一场可怕的浩劫。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曾发表过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需要用1.5个地球才能支持。如果持续这种生存方式,让地球资源继续过度消耗,到2030年的时候,则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的资源才够用。

因此,我们应该在消费上有所节制,以防棘轮效应使我们身不由己地不断“提高境界”,最后“下不来”。

不过,在经济学中,“棘轮效应”远不止说明消费观念这么一点内容,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经济、管理领域,广义的“棘轮效应”指的是那些同样具有不可逆性的经济行为。最早的棘轮效应是在描述计划经济时代的苏联经济时提到的,当时,工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量不断调整,上一年生产得越多,次年的生产指标就会越高,当第二年没有达到指标时,就会受到惩罚,因此,聪明的经理就会隐瞒生产能力来对付计划当局。在我们现代的企业中,也存在这样的思维:反正干得越多,下达的任务就越多,错误也越多,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所以不要太卖力气创造新高,平平庸庸不出错就好。这对于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来说,显然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与民生最相关的物价问题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棘轮效应”。虽然我们的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平抑物价,但物价一旦抬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因为受益各方都受到“棘轮效应”的影响,不能忍受增加之后再度减少的痛苦。

例如,2006年到2007年,因为油价大幅上涨,公交和出租车运营的成本增加,广州等地政府采取了增加一元钱特殊附加费的方式进行补贴,而当油价最终下降以后,这个附加费用却始终没有取消。

当猪肉、蔬菜涨价时,饭店、面馆、快餐店的价格都涨了上去,而这些原材料的涨价狂潮终于回落以后,这些餐厅的菜价却纹丝不动。

而最令人黯然销魂的房价,更是不顾任何阻拦地一路上涨,涨到如今甚至都不敢短期暴跌的地步,否则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经济问题。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房价不要大起大落,能够平缓“软着陆”才好,这正是房地产暴利之下,太多的投机资金陷入“棘轮效应”不能,也不愿自拔的后果。

总之,利益的棘轮每前进一格之后,就很难将它向后拨回,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明白了它的内涵所在,可以使我们在进行投资、消费的时候,多一种警醒,减少一分危机,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和睿智!

第2节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凡勃伦效应

一个销售经理给我讲了个笑话,他说,他的店里曾经有一件大衣,标价2800元,可是挂大半年都无人问津。有一天他要去外地出差,临走前嘱咐手下的员工把这件大衣的旧标签换一下。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大衣已经卖出去了。他惊喜地问手下的员工是怎么做到的,那小伙子挂着带点惶惑的笑容说,是他在换标签的时候,把价格抄错了,多写了一个零,从2800元摇身一变,成了28000元,谁知贴出去的第二天,就被一个阔太太买去了。这位销售经理笑着说,他回去想了半天,才想起这是“凡勃伦效应”。

什么是凡勃伦效应呢?它是指一种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消费倾向,表现往往是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

你也许会说:“这不是在当‘冤大头’吗?这不是和钱有仇吗?”不错,这些“冤大头”就是“和钱有仇。”而且是“前仆后继”!君不见,款式接近,质量相仿的一双鞋,在我们路边的小鞋店里只卖几十元,放在大商场的柜台上,就要卖到好几百,还有很多人争着买。同样一杯咖啡,夜市上两块钱,进了星巴克,只怕也要几十块,可时尚人士说了,喝的就是这个品位!至于那些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还是最走俏的商品。

2005年,一场极其精彩的凡勃伦效应表演在美丽的天堂杭州上演了,准确地说是一场拍卖会,焦点是二两西湖龙井御茶。当时参与者甚众,连业中翘楚的吴裕泰茶庄也未能免俗。最后,这二两龙井被拍了14.56万元,购买者是杭州一家食品公司的老板胡某,吴裕泰茶庄因为价格超出心理承受能力而落败。二两茶叶14.56万!折算下来是每500克72.8万元,每公斤145.6万元,这个天价完全可以让黄金、钻石都黯然失色。

这二两茶叶到底有什么特别?原来,这二两茶叶是采自西湖龙井山上的18棵茶树,据说是宋朝茶王胡刚亲手植下的,历代都将这18棵茶树上摘下来的茶作为贡茶,每年能制成的明前极品茶只有1公斤左右。后来,乾隆皇帝钦定这18棵茶树所产之茶为“御茶”。拍卖方称:“考虑到其特殊意义,我们邀请了历届西湖龙井‘三王’大赛——茶王、采茶王、炒茶王的第一名携手共同炮制,无论是品质还是其本身的含义,均属于至尊级别!”

看看,果然是尊贵不凡吧?不过再仔细想一想,即便贵为御茶,顶多冲出的茶汤更加怡人可口,难道喝了还能长生不老?沉甸甸十几万钞票,不得不令人咋舌。

究其原因,在于这二两茶叶的身上被人为附加了太多光环,对别人极具炫耀性的效果,价格定得越高,才越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地位和品位,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就越是趋之若鹜。也许中国人富起来的时间还太短,美国人早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我们不应该接受那些超过其生产成本太离谱的价格,然而在现实中,这部分高得可怕的价格,购买的是我们的虚荣心。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凡勃伦(T.B.Veblen,1857—1929)将这一类现象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故该现象得名“凡勃伦效应”。这种效应使得商品的消费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或者是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商品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性商品,一类是炫耀性商品,非炫耀性商品仅仅是发挥了其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比如你从夜市或者小店里买回的几件应急衬衫。而炫耀性商品呢,也许它的使用价值跟非炫耀性商品没什么两样,但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虚荣的心理享受,谁拥有这种产品谁就受人尊敬、让人羡慕,这心里就别提多满足了,就好像兜里揣着半年晚餐费的你为了显示豪气冲天,硬是带着你新结交的女朋友闯进了LV。

而且,我们的消费观念往往会模仿和攀比,下意识地争强好胜,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模仿会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不会因为自己与他人的巨大差异而觉得不自在。这种消费倾向将随着社会发展而增长,每每发生在人们收入增加满足了温饱的愿望之后,就会从追求数量和质量转而追求这些更高的品位、格调及社会认同感。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是想要通过购买、使用这些价格昂贵、质量优异的产品来引人注目,起到炫耀自身的效果,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你身边有没有爱炫富的大款、巨贾、富二代?这些都是“凡勃伦效应”的活标本了。

200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一辆宾利超豪华特长版轿车标价888万元,车一展出,便有多人争相购买,宾利中国公司还不愿意立即出售,不得不在展车上贴上“已售出”的纸条。引起人们如此疯狂的原因在于,据说这款轿车和英国女王登基50周年庆典上指定的御用坐驾系同一款系,全球仅此一辆,是专为中国市场订做的。该车采用了6.75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00马力,车身长6.118米,配备了卫星导航、18英寸6幅电镀轮毂、13英寸车顶升降式显示屏及DVD系统、餐桌、酒吧箱、前后电话及内部通话系统、小冰箱、化妆镜、脚垫等。更撩拨人心的是,此车纯手工制作,世界上只有劳斯莱斯和宾利有此能力。

2007年7月26日,产自日本新澙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两个品牌的一级大米开始在北京太平洋百货出售。这两种大米均为两公斤装,售价分别高达198元和188元。然而这两种比国内普通大米价格高出20倍不止的日本大米依然得到了热烈追捧,专门赶来买大米的顾客大有人在,结果不到20天的工夫,12吨“天价大米”竟然销售一空。

看到了吧?越昂贵反而越畅销!越来越多的商家注意到了这种效应,我们开头的那位卖大衣的小伙子就是在无意之中利用这种效应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促销。在更广泛的营销策略中,商家往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自己的产品和文化、历史或者上流社会扯上关系,使得产品显得格外高贵和超凡脱俗,博得人们对它的好感,从而抬高身价。我们这些消费者受到广告的影响,逐渐改变着自己的消费观念,由理性变得更加感性,比如会拜倒在名人效应之下,模仿名人的消费。如果歌星都吃酸辣泡菜,能够支付得起的人也会风行吃酸辣泡菜,即使营养很低。实际上,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

最有戏剧性的实例和凡勃伦本人有关。随着《有闲阶级论》的出版,凡勃伦声名鹊起,而和他一同发迹的是一种别针。那是因为这位经济学家行为诡异,他穿的衣服宽大陈旧,好像是从垃圾堆里捡的一样。不过这位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非常喜欢用别针,手表总是用别针别在背心上。很快这种别针就成了休闲阶层的时尚装束,商家纷纷推出用14K黄金打造的别针,“时尚”的各界人士竞相佩戴,不知道凡勃伦本人知道之后,是不是得意非凡地放声大笑?

人性始终是感性与理性交织在一起的,凡勃伦效应正是感性战胜理性的例子。在自尊与好胜的不断推动下,凡勃伦效应就像一台有力的推进器,将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快地推向更高更“尊贵”的价位,至于究竟值不值得,身在其中与置身事外的人,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选择。

第3节 剔除从众心理,独赢——羊群效应

那天去逛街,拐过一个街口,发现一大群人都在仰面望天,一打听,有的说天上有飞碟,有的说出现日食了,还有的说是有人要跳楼。一听之下不由心生好奇,也跟着抬头望去。这时,旁边一栋楼四楼的窗子突然打开,一个满面春风的小媳妇探出头来,手里举着个钱包:“老公!找到啦!”楼下仰头的人群中间一个小伙子应声欣欣然道:“太好了!快下来吧,我都望了你半天了。”说着,非常不解地看了看身边围着的人群,抽身离去。目睹这一切,我不禁哑然失笑,赶紧悄悄挤出尚未觉悟的人堆,溜之乎也。

很显然,这些后来的人都是被那小伙子仰头等媳妇给误导的,他们并不知道要看的究竟是什么,只是盲目地跟着仰头。美国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在他的代表作《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中有一段文字更加精彩。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大家就这样一股脑地跟着第一个人跑了起来,就好像一群羊跟着头羊吃草一样,头羊发现了一片好草场,这群羊立刻跟在头羊身后一拥而上,不管别处有没有草,也不管此处有没有狼。这种基于顺从大众的心理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被称为“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最早被使用在股票投资中,由于每个炒股人的“修为”不同,获得的信息也有所差异,因此他们扎堆的时候很容易变成“羊群”,其中消息灵通的就变成“头羊”。他们进行操作时,就非常具有表率作用,其他羊儿们都会趋近于他的操作,在同一时间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尤其是行情暴涨暴跌的时候,可怕的心理压力使众多羊儿都放弃了自己的思维,平时总是挂在嘴边的风险意识也忘记了,一味地盲从于头羊的做法,结果很容易被套牢。有过这样惨痛经验的人一定在点头了吧?这些都是“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遗憾。

渐渐地,在经济学的范畴里,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羊群效应”。最典型的就是新楼盘的开盘了,一般开发商都会将会场布置得“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甚至不惜花大本钱、招各色“托儿”来排长队,极力表现出自己的楼盘极为抢手,人人追捧,一转眼大半的房间都挂起了“已定”的标志。此时,真正要买房的人着急了,生怕真的没有房留给自己了,于是乎,开发商财源滚滚而来……而那些不肯这样做的楼盘,必定门前冷落车马稀。

还有在营销手段上,面对顾客的犹豫,销售人员往往会告诉他:“这款产品我们已经卖出去N多份了,每天都有多少多少人在排队预订呢!著名的张三教授、李四总裁、王二先生都是我们的老客户了!”这样一说,顾客就好像吃了个定心丸,他觉得,既然这么多人都来买,还有如此有名的张三李四等人,那我还有什么犹豫的呢?于是,“羊群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也许并不存在的“头羊”带领着羊儿们再次为GDP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什么人们会有如此强烈的从众心理呢?

首先,人生来便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会人,我们需要认同感和安全感,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群体的影响,而放弃自己的不同想法。假如自己的做法和行为准则与周围其他人不同,那么这种与众不同的突兀的压力将会使我们惴惴不安,举棋不定,最终改为大家公认的做法才能获得安心。

其次,我们都知道人虽然是理性的,但仅仅是有限的理性,万事通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的信息始终是不对称的,从而导致对结果预测的不准确,并由此影响自信心,从众是最省事的选择。比如我们投资股票,无法获知所有上市公司和股市的运作内幕,从而无法理性判断出正确的做法,我们买东西,也无法得知商家的真实底细,所以从来都是“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必然导致我们对行动结果预测的不确定,这样一来,我们的识别判断能力就会比较变差,此时,模仿是最省成本的做法,模仿大多数人的选择使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信心。

再次,那些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做法“迫使”我们不得不顺从。比如摇头不算点头算,到了印度你就得反过来,否则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呢!

既然“羊群效应”有着如此强大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就真的“从众”算了呢?其实,羊群效应最大的缺点,就是束缚思想、抹杀个性,使得一些创新行为自襁褓开始便被扼杀了。我们如果能够摆脱“羊群效应”,另辟蹊径,往往可以创造前人未有的成绩。

洛克菲勒家族曾经有过一次非常令人称道的投资。二战后,英美法为首的战胜国打算成立一个旨在协调国际事务的机构,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联合国。经过几轮明争暗斗的磋商之后,联合国总部选址纽约,位置选好了,钱却无从筹起。因为筹办中的联合国身无分文,这些战胜国经过战争的破坏自己也是囊中羞涩,向各国募捐更是开不了口。这种窘境被洛克菲勒财团知道了,他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然后将其中价值870万美元的一块地皮无偿赠送给了联合国。这一消息在美国的财团大亨中间传开了,大家都嘲笑洛克菲勒疯了,甚至有人预言,不出十年洛克菲勒财团就要变成“洛克菲勒贫民集团”了。

然而事实令众人目瞪口呆,联合国大楼刚刚完工,周围的地价就疯涨了起来,最高的超过了原地价的十倍有余。洛克菲勒凭借自己手里的地皮,赚回了不知多少个870万!

这群“羊儿”来头都不小,见过的风浪想必也不少,为什么会如此嘲笑洛克菲勒家族呢?那是因为他们集体陷入盲从的“羊群效应”之中,都认为这种大数额的捐赠是在糟蹋自己的资金,做出来必然被天下人笑,因此他们不敢去尝试,也不愿去思考。然而精明的决策者却能够从这种看似愚蠢的做法中找出商机,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那些盲从的决策者因为不敢创新、不能另辟蹊径,被“羊群效应”束缚住了思想,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羊儿们往往是温顺又盲目的,一哄而上的盲从往往是一场灾难,它导致的结果常常是除了头羊之外其他羊儿的遭殃。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乃至一般的生活决策,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往往都存在着弊病。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有自己的想法,在权衡利弊之后勇于“不走寻常路”,抢占先机。没准儿,你一不小心就成了另一只“头羊”呢?一切皆有可能!

第4节 另类的激励——鲶鱼效应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关于沙丁鱼和鲶鱼这对冤家对头的故事,说的是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如果能让沙丁鱼活着到达市场,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刚到码头就窒息而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不过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到达港口的时候始终是生猛异常,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多。大家都非常眼红,但是该渔民一直守口如瓶,直到他死后谜底才揭晓:只不过是放了一条鲶鱼在鱼槽中。

鲶鱼不是挪威人的最爱,但是它的作用却出乎意料。原来鲶鱼以沙丁鱼为食,又特别好动,当它被放入鱼槽后,环境陌生且满眼美食,于是便四下乱窜。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天敌跟自己同处一槽后,立刻紧张起来,加速游动,“生命在于运动”,沙丁鱼便都能活着回到港口了。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激励手段或措施,刺激企业或团队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市场活动,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这种措施往往是一种忧患意识,是通过对手或者其他个体的“中途介入”引发竞争作用,制造压力,从而改变懒散、死气沉沉的状态。

在我国古代也曾有这样一个和“鲶鱼效应”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此公一天深夜外出,突然发现前方深草之中卧着一头斑斓猛虎,大惊之下立刻弯弓搭箭,自然是箭无虚发。第二天手下去抬死虎,却发现哪里有老虎,不过是一块像虎的石头,大家伙儿都看走眼了。可是再一看,李广的箭令人惊讶地深深地嵌入石头之中,暗暗称奇的飞将军找到原来射箭的地方,无论怎样用力都无法再次将箭射入石头。为此,唐代诗人卢纶还特意赋诗一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是我们熟悉的一员骁勇战将,但即使是这样的猛将,也很难拥有“利箭穿石”的天生神力。在这个故事里,“石头老虎”成了刺激飞将军的“鲶鱼”,如果不是这可怕的危机当头,飞将军就不可能发挥超长,创造出如此奇迹。

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浏览下来,就可以发现,人类历史始终就是一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历史。鲶鱼型的人喜欢竞争、勇于竞争,充满了创新和开拓的活力,往往能够成为胜出者,在一个团队中,他们也往往是标新立异、拼搏进取的灵魂人物。因此,善于管理和经营的决策者都懂得在企业和团队开始出现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迹象时,寻找一条可以打破现状的“鲶鱼”,空降到原先的团队,充实企业,使原来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平庸者产生压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目前,很多公司或者政府机关都实行岗位的公开招考和员工竞争上岗,这也是一种典型的“鲶鱼效应”,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个出问题的公司或者团队,事先往往都会有一些征兆,比如企业内部人员因为彼此相处太久而非常熟悉,从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多年的老员工,锐气和进取心逐渐磨没了,变成“老油条”,使得整个团队的气氛沉闷,缺乏压力,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人员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只有离开公司,或者随波逐流,使企业逐渐失去生机。此时,我们就需要一条“鲶鱼”来激活整个团队,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允许一些外来的人员“空降”到团队之中,制造出竞争的紧张气氛,对于老员工来说,如果自己被新人赶超,那将是一件颜面扫地的事情,而那些本事刚刚达到公司要求的人,则更加紧张,生怕自己会被请出团队,因此只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住自己的位置。

可见,适当地引入一条“鲶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原来的成员带来忧患意识,制造竞争压力,迫使团队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在这一方面,日本人做得非常出色。

有一回,本田公司到欧美企业去考察,总结出企业人员基本上分为三种:一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大概占总人数的两成;一种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也许才干不够出众,但是非常忠诚和勤劳,大概占了六成;第三种是那种拖后腿的怠工分子,也差不多占两成。总结出理论以后的日本人反观自己的公司,发现自己的怠工分子还要多一些,这可怎么得了?必须要想办法增加第一种人,减少第三种人!可是没法将第三种人完全清理出去,毕竟他们也在工作,只是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而已,要是真的一股脑儿开掉,工会一定会找自己的麻烦,但另一方面公司也的确不是养闲人的地方啊!

于是,本田先生动用了“鲶鱼”,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这个部门经理的思想境界离公司精神相差最远,而且已经严重带坏他的下属。经过一番周密地计划和“捕捞”之后,本田先生发现了一条合适的“鲶鱼”——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武太郎被放入本田公司销售部这个“鱼槽”以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征服了所有的销售部员工,他们的工作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

从此,本田公司将空降“鲶鱼”作为一项重点的公司策略每年加以实施,经常中途聘用一些精明能干、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精英人士,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们都感觉到了危机,被搅动得格外努力,公司业绩自然蒸蒸日上。

归根结底,鲶鱼效应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忧患意识,是外力的负面激励所带来的紧迫感。因为通常人都会有惰性,长期的安于现状将不利于发展和壮大。人为地制造一种危机感,可以恰到好处地消除和转化这种懒惰心理,为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带来不断向前的动力,最终激发人们心中的潜能,使得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更高、更好、更强!

第5节 破罐子越摔越穷——破窗效应

几年前,我去一个风景区旅游,其中有一个旅游项目是坐着滑竿游览山景,身为北方人的我自然不想错过。为我抬滑竿的两个汉子为了自家形象出众,特意穿了双新鞋,谁知不巧的是头一天晚上下了雨,山路上有些泥泞,这哥俩只得小心翼翼地找着下脚地儿。谁知百密一疏,前面的汉子一个趔趄踏进了泥水坑,一双新鞋变成了泥鞋。我不由地替他可惜,可是这个哥们之后的行为就有些出乎意料了,他不再挑干净地方走,而是照直路大摇大摆地踏将过去,不管前面有泥还是有水,问其原因,他憨笑着说:“反正也脏了啰!啷个搞?”

如今回头想想他的话,不由让我想起心理学研究上的一个现象,叫作“破窗效应”。反正已经灌满泥水了,还有什么在乎的?继续踩泥踩水就是了,后果最多就是灌进更多的泥浆罢了!同样,如果一栋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迟迟不去修补,那么不用多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街上漂亮的灯柱上如果被贴了一张小广告,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这个灯柱就会被贴满各色各样、各行各业的神奇广告。一个打扫得非常干净的地方,大家都不好意思丢垃圾,但一旦地上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扔了一点垃圾以后,很多人就会毫不犹疑地也跟着扔,而且丝毫不觉羞愧。多奇怪的现象啊!我们可以将这些行为归类于“从众心理”,但我们民间早就有最形象的说法:“破罐子破摔!”

任何一点坏事情、不良现象,就像是最先破掉的那扇窗户,如果不及时纠正,那么就无形中向人们传递出“反正也坏了,没人会关心它究竟坏成什么样”的信息,纵容人们继续去打碎其他窗户,或者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使得这种不良现象被一再模仿、无限扩大,直到形成风气,再也无法制止。千里之堤,最终毁于蚁穴,这正是“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恶果。

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在公司的制度化建设中看到“破窗效应”的影子。制度固然是每个公司都会制定的,但是真正一丝不苟地执行贯彻的却不见得很多,通常是制度白纸黑字地贴在那里了,但是有效执行起来却十分困难。曾经有一家公司发现自己的门卫和几个社会闲散人员串通盗窃,将公司仓库里的一盘铜线盗卖了出去。但是公司念在这个保安为公司服务多年,且损失不大,没有采取严厉措施,只是罚款和通报批评了事。谁知此事过后不久,公司其他保安也蠢蠢欲动起来,一些小动作不断,直到最后发现,公司内已经形成了一条由会计、仓管、司机、保安各部门人员分工配合的盗窃链条,价值上百万的物资和设备被盗卖了出去,公司高层这才悔之晚矣。

也许那些后来“入伙”的人起初并没有起贪心,只是看到之前的违反者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罚款的钱可以从盗卖中“赚回来”,通报批评之类的,脸皮一厚也就是了。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衡量,自然是监守自盗的方法来钱最快,因此,这些后来人受到或明或暗的怂恿影响,先后上了贼船。

蒙受损失的高层管理者捶胸顿足,他们用钞票和尊严的教训弄明白了一件事,作为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那些“小奸小恶”,及时制止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微小过错,以防破窗数量持续增加,最终让原本坚如磐石的基业变成一堆废墟。

那么,我们怎样使“破窗效应”发挥出正面的作用呢?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有了对策,他们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样微小的善恶之念,无限扩大起来却是一番不容忽视的广阔天地。

我们拿纽约来举个例子。纽约市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简直是犯罪者的天堂,几乎无处不抢,无日不杀,人们大白天在大马路上行走都会感到害怕,更别说相对封闭的地铁。纽约的地铁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污言秽语,地铁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代名词。据说有位教授就曾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当头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永远告别了研究生涯。可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纽约的市容和市誉却提升了不少,甚至好到纽约市推动了整个美国犯罪率的持续下降,一个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一直向下沉沦的城市,是怎么涅槃重生的呢?

原来,纽约市利用的就是“破窗效应”,先从改变环境做起,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地惩奸除恶,拨乱反正。刚刚实施的时候,也曾饱受争议,甚至被讥讽为“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的干净入手,并严格查票,将逃票的人用手铐铐成一排站在月台上示众,公开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极为有效。

首先,一个脏乱污秽的环境容易助长人们的犯罪心理,干净的场合则不容易让人冒出犯罪的念头。而抓逃票则让警方收获颇丰,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这是之前到处撒网都难捕到的鱼,欣喜的警察很愿意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得不规规矩矩地买票,出门也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恶再小,也可以成为严重犯罪的温床,因此纽约针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极具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这最小、最容易的“小善”,最终慢慢地扩大成净化社会的清泉,打破了犯罪环节,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我们常说,“魔鬼藏于细节”。我们必须警惕“破窗效应”那小小窗洞中隐藏的危险,窗户破了就必须第一时间补,当所有的小事都做好了,大事才能成功,否则当我们事业和生活的大坝溃于小小的蚁穴时,就追悔莫及了。

第6节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马太效应

我以前曾经对《圣经》很感兴趣,记得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不由心下疑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详加查询,这话出自一则寓言(选自和合本译文)。

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起来。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哪,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哪,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原来如此!主人责怪将银子埋起来的仆人,白白拿着大把的银子,却一点利都没有生出来,于是必须加以惩罚,索性叫他一无所有;而那些为主人赢得更多利益的人,则要加倍褒奖,锦上添花。由此,引申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马太效应”,指的是好的越好,坏的则越坏,多的会越来越多,而少的则越来越少。最早概括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他在1968年时不无讽刺地说:“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公平?本来我们希望的世界大同就是人人都能公平地享受生活,平等地取得荣誉!先别忙着愤青,只要存在,就必然有它合理性的一面。

试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朋友多的人,一般都是喜欢结交朋友的人,他拥有的人际圈子肯定多,那么和朋友的交往必然频繁,就很容易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如此周而复始,他的朋友肯定是越来越多;而缺少朋友的人则恰恰相反,不喜欢和人交往的同时,能够结交朋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往往难免陷入孤独;同样,已经有了一定名声的人,由于知名度高了,往往会有更多的出头露面的机会,在公众眼里就更加脸熟。

莫顿所说的科学研究也是这样,本来已经很出名的学者,一旦和某些新发现沾边,人们更愿意认定这个又是他的一项新贡献,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研究生,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即使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他们完成的,但是成功的光环依然笼罩在作为指导者和代表人的知名学者身上。是不是这个道理?这些都是马太效应最简单和最通俗的体现。

在生物进化史上这种例子也层出不穷,当一个物种具备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之后,它的族群将不断地发展壮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它们所占领的资源和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那些处于劣势的物种则会被排挤和淘汰,它们的族群将越来越小,适合它们生存的地域也越来越狭小,最终,前者成为胜出的赢家,站在生物链的顶端,而后者则难逃灭绝的下场。

后来,这一理论被经济学所借用,用来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赢家通吃的现象。例如,一个拿十万块钱去投资的人,和一个拿一百万去投资的人,即使二者的投资回报率是相同的,那本钱多十倍的人所获得的收益必然也多十倍,如果一直这样投资下去,滚雪球一样累加起来的结果,必然是投资本钱多的人获益更多,他将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凭着更雄厚的资本控制局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股市里全是大庄家兴风作浪,操控行情,而散户们只能随波逐流、艰难求生,而且有时难免血本无归;在商场上,资本雄厚的大财团、大公司可以任意运用各种营销手腕推广产品、垄断市场,而那些本钱小的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兼并、收购、击垮。

可以说,无论是在生物进化、个人生活,还是在投资、商战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结果呢?总体来说,无论是个体也好,族群也好,还是企业和资本也好,它们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了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令它们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最典型的就是如今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发达地区本来就拥有自身优势,由于它经济条件好,工作报酬优厚,发展机会多,落后地区的人才往往会流向发达地区,使得这种人才的积累优势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人才的积累优势又带动了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失去了人才的落后地区,只能依靠自身固有的资源来换取生存机会,这些地方的资源廉价地流向发达地区,使得发达地区又拥有了生产资源这一项优势,必然是如虎添翼,越发展越好。而丧失了这两项优势的落后地区则恰恰相反,同时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和完善,于是循环往复,具有优势的强者遥遥领先,而弱者则艰难度日,两地的贫富差异也越拉越大。

同样,在个人收入方面,投资领域一向是庄家获利,散户赔钱,普通老百姓的那点资金,逐渐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富者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好,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穷者则举步维艰,而教育和发展机会的不平衡,也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眼下,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马太效应,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课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太效应绝不是蛮横不讲理的“强盗逻辑”,它的惊人力量在于优势的不断积累,从而在竞争中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和资本,取得一定成功后,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因此,在这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竞争社会中,如果你不想被打败的话,就要力争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并且不断地保持优势,扩大实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7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效应

以前,西方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难道区区一个钉子,就要负起亡国的责任?这难道不是“无限上纲上线”吗?其实不然,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能引发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可见,这个听起来好像挺浪漫的词儿,其中蕴含的却是一种看似违背常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可怕过程。

要想说清楚这一现象,我们就得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这位科学家用计算机来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其中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然后便忙里偷闲地去喝杯咖啡,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当然,计算机没出毛病,激动的洛伦兹认定,自己发现了新现象,用他科学家深奥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或者“混沌”。1979年12月,他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这样比喻他的发现: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得名“蝴蝶效应”,名声远扬。

一只小小的蝴蝶,即使全力挥动翅膀,也不过是一丝轻微的气流,但是,这股气流继续运动传播开去,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出现流动,这样一直传播下去,引起的是连锁反应,最终将导致空气和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最终发展成一场龙卷风。这就是量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达到质变。

元初散曲家王和卿写过一首小令《醉中天·咏大蝴蝶》,其中写道:“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轻轻搧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蝴蝶何其威武!经济学中的蝴蝶效应,也轻轻地扇扇翅膀,愣把古典经济学扇过了桥东。原来,凯恩斯大师的古典经济学,是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简化成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偏好稳定,心无旁骛。作为模型固然是好,可是经济学毕竟是一种研究生活和人类行为的科学,人的消费、理财观念绝不是毫无偏差的运行程序,它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从众的心理、经历造成的个人偏好、情绪的影响,甚至种族、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都有可能给理性的消费投资行为造成不可预见的差异。

打个比方,你的左邻右舍都买了银白色的新式空调,你在决定买什么样的空调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邻居的空调,也许你为了省事,买了和邻居们差不多的款式,也许你为了彰显个性,故意买一个天蓝色的,或者你觉得自己身价不菲,于是得意洋洋地买回一台整个小区最贵的空调……所有这些都无法用“绝对理性的经济人”来解释,而是充满了变数和偶尔。

蝴蝶效应正是将经济学复活成会成长、会思考的生命,它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任何一点差异,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在联系,深刻影响了彼此。

2003年,在美国一个牧场中,农场主发现一头荷兰奶牛出现了疯牛病的症状,消息传出,左邻右舍立刻不敢吃牛肉了,当地的牛肉市场出现严重的滞销,随后扩大到全国,总产值为1750亿美元的牛肉产业被吹得七零八落,并损失了140万个与牛肉有关的工作岗位。而以牛饲料为主营的美国玉米和大豆产业随即也受到冲击,其期货价格立刻暴跌,金融市场一片哀声。就这样,这头倒霉的病牛“扇动了蝴蝶翅膀”,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了一场极其严重的龙卷风。最后,这场龙卷风吹出美国,波及全世界,包括美国本土消费者在内的各国食客对牛肉的信心大跌,各国餐饮业受到严重打击,有11个国家先后紧急下达美国牛肉进口禁令,连远在大洋彼岸的我国广东都对西式餐饮敬而远之……

你看,这只“蝴蝶”所引起的龙卷风威力无比吧?一头牛生了点病,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因为被传为疯牛病,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这种恐慌不断传染,不断地向外传播,牛肉没人买了,那么靠牛为生的牛仔们就失去了工作,屠夫自然也没牛可宰,牛都不养了,要牛饲料干什么?可美国的玉米和大豆却偏偏是大宗期货,这下不得了了,这场大风从牛棚一下子吹进了交易大厅,吹进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在金融、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当它自身出现问题时,必然会不断地借助蝴蝶效应放大和加剧,通过种种复杂的经济关系传递给世界各个国家,一个微小的初始事件,终于引起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整体灾难。最后,亚洲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再想一想,如果你的销售调查中,99%都是满意的评价,你会怎么想?肯定认为自己的成绩卓著吧?可是这隐藏的1%会扇起怎样的风暴?根据统计,每个顾客的背后往往有着8个以上的亲友关系,那么这1%不满意的顾客,就会将自己100%不满意的情绪传达给他的8个亲友团,这亲友团成员身后又各自有8个自己的亲友……如此累加下去,原本看似轻微不足道的1%,以乘方的方式增长起来,需要你用十倍、百倍的精力去补救,如果任其发展,绝对可以使你的公司信誉下降,销售量降低,你所面临的不是被老板骂,就是被老板炒喽!你能说不应该重视这1%吗?

蝴蝶以自己的柔弱之躯引发可怕的力量,开始的微小变化将是未来不可预测的变化之始。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必须在事情发端之时就将不利的因素消除掉,避免它们对未来产生恶劣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任何有利的因素,不断地发现和强化,使它们为我们的未来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第8节 短板决定最终结果——木桶效应

如果你眼前放着一个桶,一种老式的用木板箍成的木桶,你觉得它能装多满的水呢?你也许会翻个白眼鄙视我:“那当然是‘一满桶水’呗!”如果我再告诉你,其中一块木板短了一截,那么这个桶能装多少水?“那就能装到最短的板子这么高呗!”——你一定觉得我问得够傻气吧?其实,你看似毫无营养的答案恰恰印证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木桶效应。一个木桶的桶壁上,如果有一块木板比其他木板短,那你肯定就没法打上一满桶水了。换而言之,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木桶效应”也被称为“短板效应”。

作为一个比喻,木桶效应是很巧妙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要想获得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结合,就像由一块块木板箍成的木桶,它究竟能盛多少水,决定权往往不在它有多长的“长处”,而是要看它的短处究竟有多短。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未必一定能够成为杰出人物,如果他的情商不高,遇到挫折就退缩,那么也许很快就“泯然众人”。他的长处固然使他具备了成功的资质,但是他的短处却成了将他从成功的高峰推落谷底的巨石。

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案件”正是如此。我们不否认药家鑫是一个勤奋好学、苦练琴艺的好学生,也相信他具备从事高雅艺术的才华,而且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学习钢琴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杀人。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如愿,因为他有着致命的短板,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应当是一个热爱生活、敬重生命的人,而在他的身上,却恰恰体现出漠视生命、自私残忍的性格特点,这些短板将他拉入了万劫不复的毁灭境地,原本应当优雅地叩击缪斯殿堂的双手,却沾上了杀人的血污,理想破灭的同时,消逝的还有自己年轻的生命。

同样,经济活动也有着“长短”之别,即使你只是开一家小店,也绝对不是口袋里有点钱就万事大吉了。你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之多,从地段选择、经营类型、购货渠道、货运物流、工商税务等五花八门的内容都需要你拳打脚踢地一一落实,这些都是木桶那许多块木板,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你的业绩。比如,货再好,你的地段是藏在深巷无人知,又疏于宣传,那生意想必也好不到哪儿去。因此地段就成了你的短板,你最终能发多大的财,也要受制于这块短板。

我们早就了解过,经济学的使命始终都是研究怎么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它创造出这只会漏水的桶,就是为了给我们警示,我们打造的这个“桶”究竟能圈住多少财富,盛入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最为薄弱的那个环节。劣势削弱优势,劣势影响存亡,我们必须清醒地寻找、认识自己的短板,对自己的短板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忽略自己的弱点将是致命的错误,甚至可能导致全面溃败。

更进一步来考虑,一只桶之所以被称为桶,那是因为即使存在长短不一的桶壁,它还是一个封闭的容器,不能扔掉其中任何一块木板,否则就不是桶而是一堆废木板了。这就好像两个人下棋,即使其中一个是臭棋篓子,但如果你非常想下棋又没有旁人代替,也只能忍着继续玩下去,这个臭棋篓子老兄就是你寻找对弈之乐的短板,但你却不能将他抛弃掉。那么,找到短板的下一步行动,就是设法改善。

在现实中,对于有短板的桶可以有三种方法进行改进。

一是以短板的长度为基准,将长出来的部分锯掉。因为有短板的存在,作为装水的桶,那些长板实际上是无用之物。但是这样一来,桶的容量无法提升,我们得到的是一只最小的桶。那些原本可以发挥作用的长板完全被浪费了。在我们的企业中,通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团队的领导人如果嫉贤妒能,生怕能力突出的人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尽量排挤那些出众的人才,力求自己的团队中没有超过自己的人,久而久之,这个团队就丧失了提升的资本,里面的人员平庸、消极,只求保住自身,这种“舍长适短”的做法,实际上比继续使用一个有着短板的木桶更加危险,因为拥有长板的团队,毕竟还有某一方面的长处。

第二种方法是锯长板补短板。这样一来木桶的容积就由修补后的木板平均长度决定,这种做法至少比第一种方法强些,可以获得更大的容积。例如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对某些薄弱项目进行调节,优化产业结构,压制产量过剩的行业,对产能不足的行业进行扶持和补贴,使我们的宏观经济在一种不依赖外来资源补充的情况下自我循环和增长。这种“自力更生、万事不求人”的做法,的确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要为那几块被锯短的长板惋惜,它们生来那么长,本来是个优势,却被无情地牺牲掉了。

第三种方式是去工具箱里翻翻,找出几块合适的木板,把短板拼接到跟长板一样的高度。对于桶来说,当然是装的水越多越好,因此我们应该向长板看齐,获得一只最大容量的桶。例如在经营管理中,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短板是不可避免存在的,那么我们就需要针对短板寻找可以互补的人才,从而填补这个缺陷。你是一个脾气火爆、性子猴急的老总,那么最好找一个性格沉稳,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容的副总;如果你有点惰性,需要打一鞭子走一步,那么找一个精力旺盛、积极进取的搭档就最适合不过了;要是你属于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的甩手掌柜,那么配备的副手最好心细如发、思维缜密。

美国总统布什的国土安全事务助理弗朗西斯·汤森是白宫幕僚中非常受布什器重的一位,这位个头小小、性格泼辣的女人与国务卿赖斯和副国务卿卡伦·休斯一道,是布什身边敢言的三位“红颜知己”,美国媒体称其为“布什的首席反恐顾问”。那是因为多年的律师生涯令弗朗西斯·汤森聪慧过人,分析情报的能力极强,而且伶牙俐齿,说话滴水不漏。她果断而冷静,极有眼光,没有过于明显的党派色彩,作风坦率强硬却并不走极端,而这些恰恰是布什身边其他幕僚人员的短板。于是布什独具慧眼地提拔她进入核心圈子,弥补了他本人及其他成员性格上的不足。

布什的做法正是引进可以补缺的“木板”,补上了短板,还将整体实力提升了一大截,没有浪费任何资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将长木板和短木板不由分说地箍成一个桶,那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作为一个团队或者一项事业来说,各个部分始终是良莠不齐、长短不一的。因此,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得到一只最大的桶,发挥长板的长处,修补短板的短处,提升我们事业的整体活力,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第9节 和优秀的人合作——泡菜效应

我妈妈很喜欢厨艺,而且最得意的就是创造新菜式。有一次我休假回家,兴高采烈的老妈端上来好几道自行研制的菜,我便是第一个试吃人。尝一尝味道,咸辣、酸甜、麻辣,不一而足,迅速俘虏了我的味蕾。

“亲爱的老妈,您这厨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了啊!”我一边忙不迭地往嘴里送,一边衷心地拍着马屁。

老妈不为所动地白我一眼:“已经塞下去半盘子了,你倒说说看都是些什么菜?”

“这……”我拨了拨碗里的菜,有点发慌。从口味上来讲,各不相同,可是仔细查看食材,似乎又很相似。

我不敢造次,赶紧加大拍马屁的力度:“您这用料高深莫测,我可猜不出。”

老妈笑得合不拢嘴:“哪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给我做啊?都是白菜!”

白菜!原来老妈大厨事先将白菜用不同的调料进行了腌制,自然做成菜之后味道不同。

再一次向了不起的老妈致敬!她老人家不但丰富了我的假期餐桌,还亲身验证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泡菜效应”。它指的就是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腌制过一段时间之后,分别烹饪时,味道是不同的。引申到我们自身,反映的是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出现明显的差别,也就是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深刻地揭示出环境在人的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经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杰出的企业家,另一个是酗酒成性的混混;一个成了本市的名流和著名慈善家,另一个则躺在黑暗污秽的监狱了却残生。很明显,这两个人的人生际遇有如云泥之差,然而最让人意外的是,他们俩是亲兄弟,而且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嗜赌成性的酒鬼,经常将家里最后一分钱都拿去喝光赌净,随心所欲地殴打辱骂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最后在一个大雪的冬夜,烂醉如泥的他冻死在街头。

失去了父亲的两个孩子分别被送到不同的城市,在那里,一个孩子由于目睹了父亲失败的人生,发誓不再走他的老路,虽然没有得到父亲一分钱的遗产,他还是竭力打工,发奋读书,结交那些有文化、有抱负的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终于,经过多年的拼搏和努力,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和心爱的人结为连理,摆脱了父亲的阴影,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而另一个则抱怨父亲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值钱的东西,使得自己无从改变命运,于是他借酒浇愁,结识了一帮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渐渐地,他变懒惰了、变贪婪了,父亲的幽灵在他身上复活过来,酗酒、滥赌、干尽了鸡鸣狗盗之事,最终将自己送入了监狱。

当人们问起他们缘何拥有如此不同的生活时,他们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怎么办?有这样一个父亲!”

诚然!人的出身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却可以改变,好的环境造就人,坏的环境毁灭人,但是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环境,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截然不同的两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都是同一块土地“种”出来的“白菜”,只不过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调料”对自己进行“泡制”,结果所获得的生活滋味截然不同,环境的力量是多么可畏啊!

步入公司、企业的年轻人往往有冲劲、没经验,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尽快提升自己,此时,环境的力量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一个人除了那些与生俱来的人际关系,如父母、亲属之类无法选择之外,朋友是构成我们人际圈子的主要部分,也是影响我们的主要环境。《三字经》就告诉过我们,人往往都是“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因而“昔孟母,择邻处”。而科学研究也表明,人是唯一能够接受暗示的动物。与优秀的人合作,从他们身上所接受的是积极的暗示,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都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我们的潜能,使人进取,催人奋进。与优秀的人相处,多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人生路上难得的知己和导师。而误交匪类则会将你带向消极、平庸,甚至堕落的深渊。

欲遂青云之志,就必须与雄鹰鸿鹄一起飞翔,而不是混迹于燕雀之中;若想雄踞大地,那就一定要友雄狮侣狼群,不可与鹿彘为伍。与聪明的人合作,你也会变得更加睿智;结识奋发向上的人,你才会更加出类拔萃,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耳濡目染的影响,这就是环境的力量!

第10节 不可缺失的危机感——青蛙效应

参加过公司培训的人,大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把一只青蛙冷不防地扔进开水锅里,青蛙会立刻做出反应,奋力一跃逃出锅外。但如果把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在逐渐温暖的水里游来游去,不会立刻跳出来,随着水温越来越高,最终结局是被煮成一锅青蛙汤。青蛙死了,因为水温高到它无法忍受的时候,它已经“洗泡澡”洗得浑身酥软,无力跳出锅外了。

两次实验的结果截然不同,第一次青蛙之所以能够迅速逃生,是因为严酷的环境激发了它对抗危机的潜力,在危险面前奋力一搏,从而转危为安。而第二次的环境一时看不到危险,青蛙逐渐“适应”了环境,当危机出现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

青蛙就这样用生命告诉我们,突发的危险,往往容易引起警觉和斗志,然而人天性就是具有惰性的,当环境看似一成不变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适应”了眼下安逸的生活,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改变。当惰性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目光也逐渐变得短浅起来,丧失了对危机的洞察力,当我们安然地躺在现状上时,难免不是正在被温水慢慢地煮着,逐步恶化的环境必将杀人于无形——一言以蔽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里待过,当时有一项人事通知惊动了好多人,那是一条辞退一个元老级中层主管的通知。大家当时都非常震惊,因为这位主管自公司草创起就在这里任职,在整个公司的建设和成长过程中,他居功甚伟,我和几个同时进公司的人,其实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然而公司的运作进入正轨后没几年,居然就将他辞退了,一时间“卸磨杀驴”之类的抗议言论四下传播。

后来我们的部门经理告诉我们,原来这位主管认为自己是“开国功臣”,根基很牢,当别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却悠闲地喝茶、看股票,甚至对本职工作都漫不经心。有一次公司制定了一套生产控制系统的上线实施计划,每个相关部门都必须上报本部门的实施进度,可是进度报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整整三天,他丝毫未加理会,结果拖了整个计划的后腿,总经理知道后大为恼火。再加上这位主管喜欢摆老资格,对手下的员工颐指气使,不时给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员工穿小鞋,最终导致他们部门的员工联名上书,要求更换主管。最终,借助一次主管和员工的冲突事件,公司顺势辞退了他。

这位主管显然是一只温水中的青蛙,让他放松下来的是过去的成绩和荣誉,这些为他带来好待遇、高报酬的因素正在变成一锅慢慢加温的水,在他没有觉察的时候,逐渐改变了他的处境,最后在他浑然不觉的时候给了他致命一击。

这位主管的遭遇告诉我们,万物运行的规律无不是周而复始的,有高峰必然有低谷,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现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就像水慢慢变温、变热,最后煮开,量变最终成为质变,这种不动声色的变化,才是我们最为可怕的威胁!

因此,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就成为我们避免自己成为水煮青蛙的原则。世界软饮料中最卓越的可口可乐公司经常将这样几个问题挂在嘴边:“60亿世界人口中,平均每人每天消耗多少液体饮料?”

“64盎司。”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是多少?”

“不到2盎司。”

“那么,在每个人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作为世界软饮料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无可争议,他们这几个问题问得极有见地,在这些问题背后,是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他们认识到,市场形势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司必须设定长远的目标,确保自己能够可持续发展,才不会在无时无刻不在的竞争中被打败。

最近我看了一些专门研究动物的人士所做的实验,实际上,作为两栖类变温动物的青蛙,对水温的敏感程度是人类所不及的,它们不可能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如此弱智。有人曾经亲自实验过,刚开始,青蛙的确慵懒地在水面上打盹,可当水温超过30℃以后,青蛙“醒”了,开始不断游动,而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等水温超过40℃以后,青蛙已经躁动不安,在反复“助游”之后果断起跳。即使人为地一再阻拦,还是一跃而起。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牢记“青蛙效应”,青蛙尚且如此关注环境的变化,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怎么甘于自我毁灭?如果当真要在动物界寻找这样麻木的案例,恐龙不失是一个好例子。因为恐龙在地球上度过了一段漫长而悠闲的日子,它们各方面的进化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当世界气候突然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生理机能无法对环境的变做出反应,结果它们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灭亡。而那些能够及时适应环境的哺乳动物,很快就取代恐龙,成了新世界的主人。也许,我们可以将这一效应改名为“恐龙效应”?

不管是恐龙还是青蛙,这一效应告诉我们,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危险有时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些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影响我们的东西,它以一种我们无法察觉到的速度慢慢渗透进来,逐渐改变我们的现状,当你发觉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始终对生活环境的细微变化保持一份敏锐的洞察力,见微知著,避免成为被生活煮熟的那只无知无觉的青蛙。

第11节 最后的倒霉者——庞氏骗局

我有个朋友,前几天一直闷闷不乐,问起才知道,她表弟被骗去传销了,这两天才脱身。传销这个词,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如雷贯耳”,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畸形事物,虽然令无数人谈之色变,却始终噩梦一样挥之不去。

稍微对传销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的运营模式就是以发展下线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以并不存在的产品或业务内容为幌子,靠欺骗或强制加入者缴纳费用来非法敛财。欺骗拉拢的圈子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到左邻右舍,乃至同学同乡、师徒战友,层层累加,呈金字塔状。

传销确实可恨,我们要想杜绝它的危害,就必须挖掘它的历史根源,把它的老祖宗揪出来晒晒——它是谁呢?这就是“庞氏骗局”。

发明这一骗术的是一名意大利人,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1882—1949)。和当时很多怀着美国梦的欧洲移民一样,此公1903年移民美国,却一直在生活底层苦苦挣扎,干过油漆工、搬运工等各种活计,还铤而走险,贩过人口、搞过伪造,为此庞齐老兄在加拿大和美国都蹲过监狱。然而做了十几年的发财梦之后,庞齐终于发现了“致富”的契机——玩金融。

1919年,一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一片混乱,庞齐出手了,他声称自己能够买进某种欧洲邮政票据,倒手卖到美国以后,就可以赚到钱。那时候,普通老百姓可没有那么多普及经济学的书看,所以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庞齐这个投资计划的运作原理,但是有一条却非常显眼:加入他的投资计划,投资后45天之内就可以得到50%的回报。这对战后口袋空空的美国人简直有着致命的诱惑!而且为了使大家相信,庞齐对最初投资的那批人真的兑现了承诺,给了他们“赚到”的钱。

这样一来,做着发财梦的投资者立刻蜂拥而至,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四万多波士顿居民成了庞齐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急于摆脱贫困的穷人。庞齐的腰包里塞进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他被捧上了天,甚至一度与马尔孔尼、哥伦布齐名,这位“发现”了钱的圣人终于发迹了。当然懂行的人不是没有,当有金融专家在报纸上揭露庞齐的骗局时,笼罩在圣人光环下的庞齐有恃无恐,竟然针锋相对地驳斥学者“不懂金融”!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1920年8月,庞齐的财富梦做到了头,他其实没有做任何事,一直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支付给前面的投资者,而他承诺要去购买的所谓“欧洲邮政票据”,猜猜看他究竟买了多少——2张!破了产的庞齐蹲了五年监狱,出狱以后死性不改,甚至打算骗到墨索里尼头上。1949年,庞齐在巴西一家慈善堂去世,不名一文。

庞齐死了,可他却成就了一个名词——庞氏骗局,专指那些“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金融诈骗行为。后来的野心家前仆后继,奉此为骗术之源,不断地“发扬光大”,衍生出各种新形式,祸害人间,遗患无穷。我们开头所说的传销,正是庞氏骗局的变种之一。类似的骗局还有很多,例如前几年有名的伯纳德·麦道夫证券欺诈巨案,身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的麦大叔曾经是华尔街一代风云人物,然而他设了个大局,鼓动人们投资他所操纵的一支对冲基金,回报方法跟庞齐如出一辙,最终欺诈规模高达500亿美元!要不是后期投资者加速赎回70亿的行为令他的资金链骤然断裂,还真不知他能把庞祖师爷的骗术成绩提高到何等高度呢!

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一场毁灭性的金字塔式传销骗局打着投资某一项目的旗号,不断地以几何级数发展下线,令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被骗尽家产,几千人在之后爆发的骚乱中丧生,到最后,甚至整垮了当时的政府,险些引发内战!

这样的悲剧还可以罗列出很多,但是至此大家想必早已看明白了,庞氏骗局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金字塔状的组织模式,靠的是掠夺底层的牺牲者,靠的是攫取后加入的倒霉鬼,它的危害显而易见。

第一,危害人数众多,影响面极广。由于庞氏骗局特有的金字塔形特征,完全依靠下线的加入,因而受害者必须成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保持骗局的资金链。而要形成规模,势必走多元化路线,各阶层的人员都可能卷入其中,万一处置不当,将是一颗引爆社会动荡的定时炸弹。

第二,诈骗金额巨大。庞氏骗局是为了投资盈利吗?绝对不是,骗子压根就没想再把钱还给你,他们希望集资的金额越高越好,这样知名度就越高,获得的“投资”就越多,自己的财就发得越大。滚雪球的下场,就是诈骗金额高得令人咋舌。

第三,严重打击正常经济秩序,动摇投资信心。每当一场庞氏骗局发案,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修复它扰乱的经济秩序,而更重要的是,亏空能补,人心难安,受骗上当的惨痛伤口,需要多久才能抚平呢?

第四,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庞氏骗术往往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运作计划,很多投资概念似是而非,听起来似乎还挺有道理,再加上东拆西补的回报方式,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同时由于骗局的策划者将真实目的秘而不宣,分工严密,增加了外界查处和监督的难度,具有隐蔽性。

那么,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难道我们就拿它没办法了吗?请相信,师出同门的此类骗局,再千变万化,都依旧有着它们无法掩饰的共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出庞氏骗局的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低风险高收益。众所周知,收益与风险始终是成正比的,然而庞氏骗局却偏偏宣称自己的投资回报极高,从来不提投资具有高风险,甚至宣称“无风险”、“包赚不赔”,力图让你感觉这是一条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致富捷径。这种反投资规律的表现,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其次,投资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庞氏骗局的所谓“投资项目”,简直有如神助,无论是生产项目,还是金融投资,任你经济周期变化不断,始终稳赚不赔。大家都知道,没有任何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能够脱离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但凡有东方不败出世,势必什么地方存在不可告人的猫腻。

第三,投资技巧成谜。庞氏骗局其实都是“空手套白狼”,因为没有实体支撑,骗子高额获利的原理没法编得周密,经不起推敲,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故作神秘,把自己打扮成投资奇才,我的投资诀窍不可复制,你无需了解,只需追随。遇到这种神一样的项目和发起人现世,多半没馅饼,有陷阱。

第四,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拆东墙补西墙的运作方式。这是庞氏骗局最显著的特点,没有源源不断的后进者资金的支持,骗子们就没法支付那些早加入者的回报,骗局就演不下去了,因此为了维持资金链不至于断裂,获得来回倒腾资金的充足空间,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拉拢下线加入,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宽大底座的金字塔,塔尖的骗子就这样依靠榨取下面的倒霉鬼获得了大笔财富。

俗话说,一将成名万骨枯。庞氏骗局正是踩着无数受害者的血泪盘踞在塔尖,肆意编造着疯狂的谎言,攫取不义之财,击碎了多少致富的梦想,毁灭了多少家庭亲情,警惕呀,人们!

小说《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完整章节阅读》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