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迷失人间世”的《中药学基础理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诸方面。(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虽有不同结构和功能,但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是整体功能的...
中药学基础理论第三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线免费阅读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病证的观察分析,是从整体出发,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内在机理,从而确定治则和治法。因此,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即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统一性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结构上相互联系,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还认识到,“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人与自然和社会共存,时刻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诸方面。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虽有不同结构和功能,但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是整体功能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的整体统一性。
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完整统一的“五脏一体观”,以及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的“形神一体观”。
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依靠各脏腑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并依靠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统一体。
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是统一的整体。形体指的是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以及贮存和运行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学认为形与神相互依附,形是神的藏舍之所,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脱离形而存在,有形才有神,形健则神旺。反观之,神又对形体发挥了主宰的作用,控制和调节全部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此乃“形神一体观”。
病理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中医学分析人体的病理状态时注重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既重视局部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又不忽视此病变对其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的影响,将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这凸显了中医病机中的整体观念。
病理上局部的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如目的病变,可反映肝的功能失调,也可反映五脏精气失常。故目的病变不能单从局部分析,应从整体联系去认识。脏腑之间,生理上密切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精、气、血、津液的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而精神情志的失常,也能导致精、气、血、津液的病变。
诊治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而诊察疾病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做出正确的诊断。如《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验舌诊病是中医的特色,人体脏腑气血盛衰,疾病轻重顺逆,均可呈现于舌象。治疗方面中医学强调在整体层面上入手,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使之恢复正常。如肝开窍于目,中医治疗眼睛的病变,通常会从肝脏治疗,若眼睛红肿热痛,则以清肝明目为治;若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则以养肝明目为治。自始至终都会从整体出发,确定治则与治法。如《灵枢•终始》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小说《中药学基础理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完整阅读中药学基础理论》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